女工天地

岁 月 流 金

浏览量:890       作者:闫青      来源:       日期: 2015-07-03

   午后的阳光,穿过薄薄的纱帘,斜斜的照在人身上,随意的一瞥,突见阳光沿着绣帘的花纹勾勒出金色的线条,令我心头一震,这情景,不由得令人想起……

    那年,还是在北京旅行,临返回的那天,导游给予了半天的休息时间,让我们自行品味北京的风土人情。 

    大多数人,立即毫不犹豫的涌入了繁华、时尚的购物商厦。而我,因为前几天正好看了一本有关刺绣的书,便想选择到那安宁、寂静的小街,只为了见见那天匆匆乘车路过时,那一间小店中陈列的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那是一间专门卖苏绣的小店,其实北京当地并不是苏绣的天堂,跟闻名遐尔的苏绣故里苏州更是无法相比。

    进了店,店面并不大。装潢也并不华丽,其中还透着一点古典。我细细的看去,有艳丽的花海,灵动的游鱼,寂静的山水,神态生动的人物。如一幅幅画卷般,静静地在我眼前缓缓铺开。

    店内主人并不是衣着时尚、光鲜的年轻店员,而是一对朴实的祖孙。老奶奶满头银发,孙女则天真可爱。

    当时正是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在店中一角,那里,一副刺绣并未同其他刺绣一样挂于墙上,而是放置在绷架上,显得与众不同。

    绣布中央,是一个古朴的花瓶,瓶中开着艳丽的鲜花,瓶身上绣着几尾游鱼、荷叶,花瓶旁边还有祥云……整个作品立体感强,图案秀丽,构思巧妙,做工更是精美。那精细均匀,疏密一致的线条,那排列紧凑,不露踪迹的针脚,一看就知是上等的刺绣。

    阳光从后方照在那副刺绣上,使原本就为金黄色的绣线更显得流光溢彩。咖色的线条略显深沉,外层绣的金线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展现出金色的威严。

    我的手缓缓的抚过艳丽的绣线,细腻的绣布,突然,我的指尖感觉到了一阵强有力的跳动,仿佛指尖触碰到了一颗热情洋溢的心脏。那富有节奏、饱含力度的跳动,仿佛是刺绣的心跳。震惊过后,我也明白,刺绣当然没有心跳,跳动的,只是我的心。

    我贴着绣布,透过那仿佛如行云流水般的线条,细细密密的绣线,看到窗外那布满着阳光、温暖的世界。身后,老奶奶看着孙女快乐的玩耍,并没有人注意我,儿童欢快、干净的笑声让人心里也是暖暖的。

    我仿佛又回到了孩童时代,那个绑着两条小辫子,蹦蹦跳跳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堆花花绿绿的彩色糖纸,或是一颗四周透亮、中间一抹彩色的玻璃珠,将它们放在眼前,便可看见一个与平日不同的、五光十色的世界。这是一个只有小孩子才能抵达的奇幻世界。

    我看着刺绣,久久无法平静。良久后,回身问那位老奶奶,为何这一副刺绣不跟其它的刺绣一样挂在墙上。还不等老奶奶答话,一旁的小孙女先开了口:“这是我的!是奶奶一针一线绣给我的。”

    闲聊之后,才知道原来老奶奶正是出身于苏绣世家,手艺也自是不凡。后来出嫁后离家远,并不能常回娘家,便开了一家店,专卖苏绣,也算是通过刺绣慰籍内心。如今年龄大了,眼神自然大不如前,那副绣品,估计也是老人最后的一幅作品了吧。

    老奶奶说,当她决定要给孙女留下一件绣品时,已经是六十多岁了,眼神已不如前。但她却毫不在意,对孙女的爱,就如同是一把火,照亮了老奶奶那逐渐暗淡的生命和双眼。

    老奶奶将绷架放在了店内一角。当阳光穿过窗户,透过绣布,老奶奶便可以很清楚地看清针线,从而在绣布上一针针绣上满满的祝福。而这一绣,就是好几年的时间。前不久,作品终于完工,老奶奶说,准备选个好日子,将绣品从架子上取下来,郑重的收好。

    说着,老奶奶也情不自禁的抚着那流光溢彩的作品,看得出来,苏绣就如同是她这一生中最最美丽的情结,任凭时光飞逝,容颜老去。

    这幅作品的完成,离不开阳光,也正是阳光和老奶奶给了它生命和活力。当我看着这幅作品在阳光下焕发着生机,看着阳光下老奶奶对孙女浓浓的爱,看着老奶奶那布满岁月沧桑的脸上被温暖的阳光披洒上一层金黄,我不由得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岁月的宁静与安详。

    我想,大抵会刺绣的女子,就如爱读书的女子一样吧,眉宇之间,隐隐有着灵气。两者都是需要耐心细致、乐观积极的态度,都需要持之以恒、刻苦钻研的精神,都是长时间安静的坐着,经受灵魂的淬炼。她们绝不自大,亦少盲目悲观,不会与人争一时长短,亦不会像市井老妇那般搬弄是非。

    当岁月,洗去人年少时的躁乱、浮华,使人逐渐变得沉稳、回归本真。那岁月洗礼下得以沉淀的的美好品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如同金子般耀眼。也许,就像那位老奶奶那样,对往事无怨无悔,对生活依旧满怀信心,感谢生命中过往的人和事。这便是许多人所追求的完美人生了吧。而我,也终于想好了那副作品的名字,岁月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