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天地
亲情的旋律 幸福的乐章
浏览量:1181
作者:冶君妮
来源:
日期: 2015-07-08
提起祖母,我的脑海里便定格出一幅画面,一身洗得发白的蓝粗布衣裳,包裹着瘦小的身体。慈祥的面庞上,一双深邃的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想起与祖母生活的一幕幕往事,便因为这亲情的旋律而幻化成一篇篇幸福的乐章。
祖母出生在旧社会,清贫的家庭生活造就了她坚强的性格、善良的品质、勤劳的习惯,宽容的心态和博爱的精神。旧时代男尊女卑的思想笼罩了她的一生,从小没念过一天书,但她却知事明理。祖性格幽默风趣,人缘也极好。村里的孤寡老人来家里串门,祖母总是端些饭菜看着他们吃饱;大姑娘小媳妇爱同她没大没小开玩笑,祖母总是微笑着自嘲。因此,只要祖母在家,我们家经常人来人往,热热闹闹。下雨天,我们小辈们总是围绕在祖母身旁,猜着祖母说的谜语,听着祖父讲的神话故事而乐此不疲 年轻时候的祖母以勤劳为本分,以瘦弱的肩膀和祖父一同支撑起一个八口之家。因为小时候经常挨饿,她发誓,等她有了儿孙,她绝对不让她的后辈子嗣忍饥挨饿。因此,为了这个家,白天她不辞辛劳,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占第一名。晚上她加班纺线,任劳任怨。祖母做饭水平很高,特别是擀的面条因为薄、劲、光的特色而四里八乡闻名。祖母上孝公婆,下对子媳宽容大度。有时候母亲因为年轻气盛惹祖母生气,祖母常以沉默对待。当母亲反省过后,总是以为祖母洗头或洗衣服为由和解,矛盾往往就是在善意的拉扯中化解。祖母常说一句话:“哪只羊羔不挤母”。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和母亲总是能够保持融洽的婆媳关系。祖母有一句法宝,“你把媳妇当亲女,才是你的公平心。”据说,这是本族的一位太祖母传授给她的,她一直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因此,在她卧病在床时,母亲一直忙前忙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弥留之际,祖母嘴里除了喃喃低语她几个孙子的乳名外,就是母亲名字提得最多。她是带着对孝顺媳妇的依赖,恬淡而安详地离开人世的。
祖母生前,因为哥哥的出生,她在家庭中的地位自动转换,她主动看护孙子,作为长子长媳的父母便成了家庭的支柱。祖母一个人带孩子做饭,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这使父母在外工作没有后顾之忧。由于这个原因,祖母就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成了我受委屈时的避风港,成了我偶尔因生病撒娇时的温柔乡。祖母没念过书,但是她却教会了我一些简单的天文地理知识、十二生肖、百家姓、三字经,更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祖母常常说:“不立不坐为个人”意思就是,别人有求于你时,只要你有这个能力,那你一定要及时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为人妻时,祖母教导我,要孝敬公婆,善待丈夫。她说,每个人都有父母,将心比心,对公婆要像自己父母。当我为人母时,祖母教导我,要爱护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责骂孩子,要多夸赞孩子,鼓励孩子,但不要娇惯孩子。
听父亲说,女儿出生时,祖母听到我做了剖妇产手术,因为担心急得一晚上没合眼。当孩子满月时我带她回娘家,进村老远祖母就迎上前来,急忙接过女儿,摸着她的小手,连连说:“看孩子瘦的,小手跟小鸡爪一样。”然后又满眼爱怜的看看我说,“看我娃都瘦得都不成样子了,赶紧好好吃饭补补,剖腹产伤元气哩。”说完眼睛红红地不敢看我。接着,她把孩子抱给父亲,自己下厨房赶紧给我做饭了。由于婆婆身体不好,母亲照顾与女儿同岁的侄子,缺乏照顾的我身体一直没恢复过来。月子中积攒的满腹的委屈,在品尝着祖母颠着小脚端过来的香气四溢的饭菜中烟消云散了。祖母不停地说:“赶紧吃,多吃点,养得胖胖的,才能带好孩子。”我一边咀嚼着饭菜,一边感受着祖母满满的爱意,幸福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休完产假,因我工作的地方离家较远,看到女儿没人照顾,祖母二话没说,打包行李,离开她几十年都不曾远离的家乡,跟随我去城里照顾女儿。两年的时间,祖母没有因患风湿多年腿脚不灵便而喊累,也没有因为环境不适应而退缩。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她细心地呵护她的增外孙女。祖母就这样用她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我,感动着我。想想小时候,就是因为祖母的疼爱,我经常在祖母的啧啧夸赞中学会了料理家务,学会了坚强。成人后,我懂得了用乐观面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压力。
工作几年后,我和老公生活有了起色,想起辛苦操劳一辈子的祖母,该是她老人家享清福的时候了。我们商量后想接祖母来城里住,结果祖母一口回绝。她说,人老了,会拖累娃们的,娃们工作都忙,不要给娃们添负担。奶奶知道你们的那份心就行了。同时,她不忘嘱咐我们别操心她,管好孩子,孝顺好双方父母就行。每次回老家看到她精神头很好,我就感到莫大的安慰。后来,她在一次走路摔倒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父母和我们要送她去医院,她怎么都不去。我们只好请医生在家里为她治疗,诊断结果是风湿病加重。祖母坚持说是老病,不用治疗。那时候,我不放心,每个礼拜都回去看她,给她买进口的药物,还有她从未没尝过的水果。祖母因卧床久了患了褥疮,我帮着当护士的嫂嫂给她清理伤口,她疼的呲牙咧嘴但还说,“我这辈子值了,孙贤子孝,没有什么遗憾,娃们的孝心我心领了。回家都照顾好自己的家,别再操心我了,人老了,就这样了,别再为我花冤枉钱了。”看到她强忍疼痛,我们都心疼不已,偷偷地流泪。临终前的那段时间,我一有空就回家陪她,想在最后时刻尽量带给她一份安慰。最终,祖母忍着剧痛默默地离开人世,留给我们的是一副安详的笑容。
祖母刚离世那会,一想起她的音容笑貌,我都不由自主地流眼泪。回到老家,看见村里同龄的老人,我就不由得伤感万分。从此,一回家再也看不到祖母热情相迎的笑脸,听不见祖母嘘寒问暖熟悉的声音。人生少了一份亲情的宽慰与包容,少了一份牵挂,就像琴弦少了一个音符,音色、音准都欠点火候。慢慢地,我习惯了坚强,尽管时不时在梦里和她相会,但都是祥和幸福的场面。渐渐地,我懂得了有心思亲亲不在的深刻,把对祖母的怀念留在心底。渐渐地,我也体会到祖母在外企做高管的侄子敬佩她的心境。是的,祖母离开了我们,但她善良、勤劳的品质,宽容、博爱的精神将影响着我的一生。看着乖巧懂事的女儿,体贴入微的丈夫,感受着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我想这所有幸福的一切,与祖母对我们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一次,我因为曾经有这样一位祖母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祖母出生在旧社会,清贫的家庭生活造就了她坚强的性格、善良的品质、勤劳的习惯,宽容的心态和博爱的精神。旧时代男尊女卑的思想笼罩了她的一生,从小没念过一天书,但她却知事明理。祖性格幽默风趣,人缘也极好。村里的孤寡老人来家里串门,祖母总是端些饭菜看着他们吃饱;大姑娘小媳妇爱同她没大没小开玩笑,祖母总是微笑着自嘲。因此,只要祖母在家,我们家经常人来人往,热热闹闹。下雨天,我们小辈们总是围绕在祖母身旁,猜着祖母说的谜语,听着祖父讲的神话故事而乐此不疲 年轻时候的祖母以勤劳为本分,以瘦弱的肩膀和祖父一同支撑起一个八口之家。因为小时候经常挨饿,她发誓,等她有了儿孙,她绝对不让她的后辈子嗣忍饥挨饿。因此,为了这个家,白天她不辞辛劳,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占第一名。晚上她加班纺线,任劳任怨。祖母做饭水平很高,特别是擀的面条因为薄、劲、光的特色而四里八乡闻名。祖母上孝公婆,下对子媳宽容大度。有时候母亲因为年轻气盛惹祖母生气,祖母常以沉默对待。当母亲反省过后,总是以为祖母洗头或洗衣服为由和解,矛盾往往就是在善意的拉扯中化解。祖母常说一句话:“哪只羊羔不挤母”。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和母亲总是能够保持融洽的婆媳关系。祖母有一句法宝,“你把媳妇当亲女,才是你的公平心。”据说,这是本族的一位太祖母传授给她的,她一直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因此,在她卧病在床时,母亲一直忙前忙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弥留之际,祖母嘴里除了喃喃低语她几个孙子的乳名外,就是母亲名字提得最多。她是带着对孝顺媳妇的依赖,恬淡而安详地离开人世的。
祖母生前,因为哥哥的出生,她在家庭中的地位自动转换,她主动看护孙子,作为长子长媳的父母便成了家庭的支柱。祖母一个人带孩子做饭,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这使父母在外工作没有后顾之忧。由于这个原因,祖母就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成了我受委屈时的避风港,成了我偶尔因生病撒娇时的温柔乡。祖母没念过书,但是她却教会了我一些简单的天文地理知识、十二生肖、百家姓、三字经,更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祖母常常说:“不立不坐为个人”意思就是,别人有求于你时,只要你有这个能力,那你一定要及时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为人妻时,祖母教导我,要孝敬公婆,善待丈夫。她说,每个人都有父母,将心比心,对公婆要像自己父母。当我为人母时,祖母教导我,要爱护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责骂孩子,要多夸赞孩子,鼓励孩子,但不要娇惯孩子。
听父亲说,女儿出生时,祖母听到我做了剖妇产手术,因为担心急得一晚上没合眼。当孩子满月时我带她回娘家,进村老远祖母就迎上前来,急忙接过女儿,摸着她的小手,连连说:“看孩子瘦的,小手跟小鸡爪一样。”然后又满眼爱怜的看看我说,“看我娃都瘦得都不成样子了,赶紧好好吃饭补补,剖腹产伤元气哩。”说完眼睛红红地不敢看我。接着,她把孩子抱给父亲,自己下厨房赶紧给我做饭了。由于婆婆身体不好,母亲照顾与女儿同岁的侄子,缺乏照顾的我身体一直没恢复过来。月子中积攒的满腹的委屈,在品尝着祖母颠着小脚端过来的香气四溢的饭菜中烟消云散了。祖母不停地说:“赶紧吃,多吃点,养得胖胖的,才能带好孩子。”我一边咀嚼着饭菜,一边感受着祖母满满的爱意,幸福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休完产假,因我工作的地方离家较远,看到女儿没人照顾,祖母二话没说,打包行李,离开她几十年都不曾远离的家乡,跟随我去城里照顾女儿。两年的时间,祖母没有因患风湿多年腿脚不灵便而喊累,也没有因为环境不适应而退缩。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她细心地呵护她的增外孙女。祖母就这样用她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我,感动着我。想想小时候,就是因为祖母的疼爱,我经常在祖母的啧啧夸赞中学会了料理家务,学会了坚强。成人后,我懂得了用乐观面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压力。
工作几年后,我和老公生活有了起色,想起辛苦操劳一辈子的祖母,该是她老人家享清福的时候了。我们商量后想接祖母来城里住,结果祖母一口回绝。她说,人老了,会拖累娃们的,娃们工作都忙,不要给娃们添负担。奶奶知道你们的那份心就行了。同时,她不忘嘱咐我们别操心她,管好孩子,孝顺好双方父母就行。每次回老家看到她精神头很好,我就感到莫大的安慰。后来,她在一次走路摔倒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父母和我们要送她去医院,她怎么都不去。我们只好请医生在家里为她治疗,诊断结果是风湿病加重。祖母坚持说是老病,不用治疗。那时候,我不放心,每个礼拜都回去看她,给她买进口的药物,还有她从未没尝过的水果。祖母因卧床久了患了褥疮,我帮着当护士的嫂嫂给她清理伤口,她疼的呲牙咧嘴但还说,“我这辈子值了,孙贤子孝,没有什么遗憾,娃们的孝心我心领了。回家都照顾好自己的家,别再操心我了,人老了,就这样了,别再为我花冤枉钱了。”看到她强忍疼痛,我们都心疼不已,偷偷地流泪。临终前的那段时间,我一有空就回家陪她,想在最后时刻尽量带给她一份安慰。最终,祖母忍着剧痛默默地离开人世,留给我们的是一副安详的笑容。
祖母刚离世那会,一想起她的音容笑貌,我都不由自主地流眼泪。回到老家,看见村里同龄的老人,我就不由得伤感万分。从此,一回家再也看不到祖母热情相迎的笑脸,听不见祖母嘘寒问暖熟悉的声音。人生少了一份亲情的宽慰与包容,少了一份牵挂,就像琴弦少了一个音符,音色、音准都欠点火候。慢慢地,我习惯了坚强,尽管时不时在梦里和她相会,但都是祥和幸福的场面。渐渐地,我懂得了有心思亲亲不在的深刻,把对祖母的怀念留在心底。渐渐地,我也体会到祖母在外企做高管的侄子敬佩她的心境。是的,祖母离开了我们,但她善良、勤劳的品质,宽容、博爱的精神将影响着我的一生。看着乖巧懂事的女儿,体贴入微的丈夫,感受着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我想这所有幸福的一切,与祖母对我们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一次,我因为曾经有这样一位祖母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下一篇:当爱已成往事
上一篇:《轻轻走向完美》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