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天地

父爱是山

浏览量:413       作者:成素梅      来源:       日期: 2019-10-09

    又到了父亲节,提到节日你怎么想,你的父亲对于你是像贾政般动不动就打宝玉板子,还是如帝企鹅爸爸般将你放在掌心,放在身体最柔软、温暖的地方等你长大。我来说说我的父亲。
    小时候,家附近的一个部队院子里,经常放映露天电影,那时大家也没有多少休闲方式,看电影成了大家的业余消遣,但每次观影只有前一、两排的部队家属能坐在凳子上看,后面的人都是脚挨着脚,根本就没有放板凳的地方,别提我这种小崩豆放地上更是只能看到腿,每到这时我就有更高的地方能看得清,那就是父亲的肩膀。
    小时的我是坐在父亲的肩膀上长大的,看不见的地方、走累的时候、向小伙伴炫耀的时候会有人问父亲:“一个妮子你把她顶在头上干啥?”父亲说:“我这辈子就这么一个闺女,我要将她一辈子顶在头顶”。小时的我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知道我是父亲的宝贝“他就算吃个虱子,也会给我留个大腿”,这是姥爷时常说我的话。
    父亲的肩膀很坚强,在父亲的肩膀上我看见更远的山、更高的天,在父亲的肩膀上我无数次踮起脚尖去摘树上的果实,让他跑快那样我的风筝飞得更高,更多次在他的肩头睡着他会轻轻将我抱入最舒适的怀抱,在成长的道路上,每当我胆小不敢前进,父亲总会说:“别怕一切有爸爸,只管去吧,你是我的骄傲”,在这一时刻我的能量满格,为自己打气加油,因为我是父亲唯一的骄傲。
    进入六月又到考试季,看到身边的许多同事为自己的子女陪考助威,使我想起二十多年以前,当时我要去龙泉中学参加中考,那个学校只是听过,可怎么去我一点也不知道。在当时宝鸡市公交车根本就没有现在便捷,从我家到考场要倒几趟车,出租车在当时更是凤毛菱角,老师说只有靠家长接送了。自行车是那时的主要交通工具,可是父亲在前不久的工作中不慎将脚摔伤,右脚踝骨处骨折还打着石膏,我问父亲怎么办?他坚定地说:“你好好学,别的都别管,一切有你爸。”
    中考前一天,父亲到医院好说歹说让医生给做临时处理取了石膏,保证自己会小心还说等我考完试就再次固定。父亲向同事借了摩托车载着我向考点进发,一天来回共四趟,他都说自己脚的没事,只记得当时考场的作文中我写道,“现在考场外面骄阳似火,我的父亲拖着跛脚接送我考试,我是他唯一的骄傲,只有拼尽全力考出优异成绩才对得起我亲爱的父亲”。
    回家后由于奔波一天父亲的脚肿的老高,只能用凉毛巾进行消肿,第二天又打上了石膏,我问他爸疼不,他摇摇头“这算啥,只要我闺女考个好学校,啥都值”。
    当年我如愿考上心仪的高中,可是父亲的脚却因为当时没有采取应有的保护,现在每到下雨、天冷的时候就会疼,夏天不能穿凉鞋,还要穿厚棉袜,一年四季晚上睡觉穿厚袜子。
    从此,每次考试前、离家前父亲送我时,我总爱盯着他的脚看,看他曾经忍痛送考,看他每一步踩出的脚印都是如此坚定有力,像是告诉我前路无论多么崎岖,只要有坚定的脚步一定能取得成功。因为我是他唯一的骄傲。
前段时间公司女工委请心理咨询师为女工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在讲座上马静老师问在座的各位,谁对自己的父母说过“我爱你”,听讲座的八十多位没有一人举手。
    我低头自问为什么我从不说,我腼腆、害羞还是觉得语言太过浅薄。从小父亲就教导我敏于行而讷于言,只有做到最好,成为他们的骄傲就不必说那三个字。
    渐渐爸爸的头发白了,耳朵听力下降,我想我要现在说不能等,但怎么说我似乎又张不了口。有一天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爱你,爱你很多很多”,我也爱你我的乖儿子,是呀爸爸也这样爱我,从小时将我顶在头上开始就全身心的爱我,在每一个为了迎接考试挑灯夜战的夜晚有他在旁边默默陪伴,在我取得一丁点成绩的时刻他总是大声赞扬,在我结婚的那天,哭的最惨的那个人。
    在一个清晨我鼓起勇气对他说,爸爸我爱你,从我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起,是你用坚强的臂膀将我举过头顶,让我看到更高的天空,是你用坚定的脚步,带我走过无数难熬的时光。
    爸爸的回答是:“噢,就这些呀,咱们家的传统就是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言传身教教育自己的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好吧,他又开始唠叨了,不是常言道: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吗。
什么时候开始,父亲的肩膀有了弧度,腰有些驼了,是不是我渐渐长大,将他的肩膀压弯,还是如今我也有了一双儿女,父亲的肩膀上又增加了一大份重量。
    父亲,别怕一切有我,那个被你顶在头顶的闺女,长大了她是你的拐杖,可以搀扶你走得更远,我要让您这佝偻的双肩重新直挺而广阔,因为您的双肩上始终扛着您的骄傲。
   爸爸,我爱你,如你爱我那般,谢谢你做的一切,谢谢你这一生竭尽所有总是将最好的全部给我,你骄傲的孩子长大了,也要牵着你的手陪你前行。


    注:该文荣获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2019年“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征文三等奖;荣获陕煤地质系统2019年“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征文三等奖。


上一篇:时间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