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天地

锅炉班的娘子军

浏览量:402       作者:程 瑜      来源:       日期: 2021-07-05
    2003年我被分到单位锅炉房担任化验员,2009年单位改制退休了一大批人,锅炉班班长也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那年冬天供暖在即,我临危受命担任锅炉班长,管辖两个燃煤锅炉,为两个生活小区和机关办公供暖。
    地质勘探行业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女职工岗位很少,因此有六名女职工也同时被安排到锅炉房当了司炉工,于是我这个女汉子---新上任的锅炉班班长,带着一群娘子军,开始了我们长达5年的艰苦的(燃煤锅炉)供暖历程。
    我深知,要想干好锅炉供暖工作,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就要比一般人吃更多苦,受更多累。担任班长以来,我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踏踏实实钻研技术,虚心向老师傅们请教。每年十月中旬,锅炉班就开始了例行检修,为供暖做准备。当时的两台燃煤锅炉均已年久失修,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我就带领司炉工们自己拆卸设备、维修和保养,熟能生巧,我们最初从循环泵开始拆卸,慢慢的连鼓风机、引风机等大型设备也能做到自己保养和维修。供暖期开始后,就到了锅炉班最繁忙最辛苦的时候,1800吨燃煤全部由人工一锨锨装进手推车、再一车车推进上煤机里,燃烧完后再将炉渣一车车装进手推车推到渣场。司炉工上班实行“三班倒”,所有人手机保证24小时开机,以便突发故障时能迅速到场抢修,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恢复供暖。
    第一个供暖季就遇到了一次大考验,记得那是隆冬的一个晚上,寒风呼啸、冰冷刺骨。南公房小区的锅炉引风机由于年久失修突然停转,急需更换风机主轴和轴承。我一边联系厂家立即备货,一边联系车辆紧急送货,一边又安排职工拆解机器设备,拆卸过程中又发现风页和螺丝锈死、半夜紧急求援又叫电焊工切割,隆冬的机房里突发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大家连轴转整整抢修了两天两夜,饿了就啃个馒头,困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第三天凌晨终于战胜各种困难组装完毕。锅炉重新启动开始供暖那一刻,我们所有人的心情既忐忑又激动。忐忑的是千万别再出现其他问题,激动的是排除了重重困难终于修好了。
    走出锅炉房时,才发现外面下了一夜的雪,大家虽然又冷又困又累,但想到终于为小区职工家属送去了温暖,心里泛起一阵阵暖流,又都继续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当中。
    记忆里最艰苦的一次经历是办公区锅炉房除渣机链条损坏,需要拉出来检查更换后重新安装。除渣机长达16米的链条在地下两米多深的渣坑里被渣灰卡死,渣坑里堆满了渣灰和污水,需要人工下去清理。关键时刻几名女职工争先恐后抢着下渣坑,马玲因为个子小行动自如第一个跳了下去,湿渣灰像石头一样又硬又沉,她一点一点,一锨一锨挖着渣灰装到桶里,再由地面上的人用绳子一桶一桶提上去。很快马玲的手就磨出了血,污水也浸透了她的工作服,大家轮流更换,六个小时之后渣坑清理完毕,接下来要把链条拉到地面上,我们排成队将拴着链条的粗绳子搭上了肩膀,在号子声中拼命使劲往上拽链条,粗糙的绳子勒进了肉里,0.5米、1米……,16米长巨大的笨重的铸铁链条慢慢地从地下拉了上来,那一刻我们这些平日里爱美的弱女子,迸发出钢铁战士般的惊人力量。马玲从渣坑上来的时候浑身湿透了,连内衣里都是炉渣,酸性的污水侵蚀了她的皮肤,以至于后来患上慢性皮肤炎症多年未愈,我们有的磨破了手,有的在地下渣坑碰伤了腿,每个人肩膀都勒出了黑青的绳印,工作服沾满污水和炉渣。拂晓时分,故障排除,锅炉启动,一个安静祥和的早晨到来了,可谁又知道锅炉班的女工们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一晚。
    2014年,单位响应铜川市“煤改气”号召,将两台燃煤锅炉拆除了,结束了燃煤锅炉的历史,换成了三台进口燃气锅炉,我们娘子军们在即将拆除的旧锅炉前合影留念,纪念我们共同拼搏共奋斗的一段艰苦的岁月。锅炉房铺上了地板砖,内外环境焕然一新,再也不用人工推煤和出渣了。燃气锅炉高度自动化,只需要控制按钮、定时巡查即可。2018年“三供一业”移交,燃气锅炉被移交给了社会物业公司,我们锅炉班的历史使命完成了。这个光荣的小集体解散了,娘子军们被分流到了公司其它岗位。
    我也改行从事了政工工作。一切从零开始,从头学起。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锅炉班那段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岁月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有了这种精神动力,还有什么工作能做不好呢…… (获陕煤地质“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