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助推勘探路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几位在一八六公司奋斗过和奋斗着的女同志,她们或许平凡,她们或许普通,但是她们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奉献,在普通的岗位上,代代传承,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最平凡”的颂歌。-----题记
一
“我在一八六工作了有二十多年,主要是做劳资工作。”于老90多岁高龄了,但耳聪目明,因为驼背走路有点不稳,但她仍然坚持在电梯口迎接我们。
于宝珠,一八六公司的离休干部,参加过淮海战役,曾任山东省胶州军分区司令部电台报务主任,后来转业到了地方,1964年进入一八六公司, 1985年离休。
“当年啊,条件是真的艰苦,不过商洛、柞水、安康、彬县……勘探项目我都去过,下基层解决职工所需也是我们的一项职责。我们女同志去一线,做的最多的就是送‘清洁工’。当年的设备还不那么先进,基本都是人力,还记得有次有个钻机出现了井内事故,霍世昌书记带领钻工挖到了事故点,现在想想真不可思议啊!钻工们的衣服是真脏,感觉一件衣服就有一斤重,满身的泥渍。有次,钻工们居住的老乡家没有水,我们两个人抬着三十斤重的脏衣服翻山越岭的走了近十几公里,找个小河边,洗了整整一天,洗好抬回来,又累又饿,腰都直不起,满脚水泡,不过看着晾了一大圈的衣服,听着钻工们叫着‘于姐’,我感觉啥都值了。”于老咧着嘴笑了。她又说,“比起其他同志,我做的实在没做什么,也就是做好了份内工作,填好了每张表格,算好每笔工资,做好人员的招录和后勤工作,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但是党还记挂着我,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都给我颁发了,医药费也全报,工资也涨了很多,感谢党的记挂,我感觉我的人生很幸福。”
二
“我是1976年上山下乡,1978年来的一八六队,工作了30余年,1986年入党,2009年退休。”俞玲回忆说。
“在党的关怀下,我一路锻炼,一路成长,曾经在钻机、财务、审计、温泉大厦、人劳科都工作过,最后在人劳科科长岗位退休的。”
“让我记忆尤深的是在503钻机当钻工的那几年岁月。当年,我们刚来的人全部分配到了钻机上,503钻机是王牌钻机,分配到了7个女生,我们女的和男的全部干同样的活,上下塔、调泥浆、摘挂钻杆等都是男女一起上。当时井场没有通水、通电,柴油有限,我们一般住在十几公里之外的老乡家,有时候老乡家房屋不够,我们就住牛棚或羊圈,简单打扫后,伴着牛羊味休息。还记得1978年春节,因为赶工期,没有放假,我和另一个女生被安排值夜班。整个晚上,伸手不见五指,西北风刮的塑料纸呼呼响,我们两个人手持手电筒,一会上二平台看看,一会在井场转转。突然,暴雨倾盆而下,我们不急躲闪,赶到钻机棚沿下,已经全身湿透。那天晚上,风声、雨声、寒冷和想家的感觉,让我感受到了钻工们的辛苦,也让我后来的工作更加用心和努力。2000年工资系统升级,我们两三个人,半年无休,挨着把全单位五六百人的信息核准、校对、输入电脑,当时任晓维写的人力资源程序还受到了安徽局的借鉴和表扬。”
“这些的这些,说是成绩,也可以说不是成绩,我觉得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公司的发展大局下,做的一些很普通的事,现在,我退休后,也享受着党的关怀,退休工资也涨了几次,我很知足。”俞玲感慨地说。
三
“我是1983年西安矿业学院毕业分配到一八六队地质科的,工作了30余年,2014年退休的。”任秀娟回忆说。
“30余年来,有开心,也有痛苦,有眼泪也有泪水,不过从未后悔。还记得我到普查组的第一年,当时单位承担着彬长矿区1/1万地形地质航片填图的任务,现在回想起来就一个字,苦。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早早吃饭,带上干粮坐上普查组的大篷车,按照事先预定好的行走路线,把我们几个小组分别送到不同的地方,傍晚车再到每天填图结束的地方接人。我去的哪年近处的任务都干完了,剩下的是彬长矿区周边比较远的地区,每天要从早晨一直跑到晚上,该上的山、该下的沟、该走的坎都要亲自跑到,把草图勾出来,回来再上到航片图上,身上的衣服常常湿了干,干了又被汗水浸湿,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有时天黑了才能赶回来,遇上刮风下雨也是常有的事,收工回来,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累得嗓子发炎,声音沙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过正是那时候的艰苦岁月,也让我学到了老师傅们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一直影响我到今天。” 任秀娟淡然地说。
“30余年来,我先后参与了野外地质普查、航片地质填图、野外地质详查、野外地质三编以及煤田地质、石油、天然气、地热水等各类地质报告、地质设计、招投标书的编写工作。所提的报告也很荣幸荣获了9项各类表彰,自己也荣获了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这是我自己的努力的结果,也是组织培养的结果,虽然退休了,我很感恩这段人生经历,也很荣幸成为地质一员。”
四
“我感觉没做什么,机会留给单位做出贡献的人吧。”白艳玲这样说。
后来拗不过我们的要求,她讲到“我是1994年进入单位的,2007年入的党,这些年主要是在温泉大厦和恒悦物业工作。做这一行,我觉得主要是做好服务,以热情、细心服务好每一位顾客和业主。”
“其实,最难忘的还是去年的疫情,那段时间真的是‘白+黑’, ‘五+二’,基本上没日没夜,制定小区疫情防控各项预案,及时采购足量防疫物资,开展地毯式排查等等,都是琐碎而繁杂的事情,我们这些物业人,天天在防疫执勤点驻扎,我们设立了党员先锋岗,职工有事,党员顶上。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也就是我们的工作本份,所幸小区未发现一例疑似和确诊病例,防疫工作也受到了社区的表扬,这让我很欣慰。”白艳玲释然地说。
其实,工作中,还有很多的她们,她们是个例,也是整体。她们不是什么旷世奇才,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她们在普通岗位上默默奉献,一代代传承,助推着一八六的这艘地勘航船向前发展。 (荣获陕煤地质“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