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笨小孩

浏览量:443       作者:刘忠利      来源:       日期: 2021-11-11
    快退休了,时常会回想小时候的事情,特别是夜里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景象更是清晰。
    小时候,我们家族很大,四大家子住在三间宽但很长的院子里。院子从南通向北连接着二条街道,院子里一群孩子有十几个。最高兴的事情是大年初一,早晨鞭炮声一响,一群孩子穿上新衣服,挨个到长辈屋里去磕头拜年,收取长辈给的压岁钱和新年祝福。
    院子里小孩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情,有一个小孩的事却是弄得大人几回紧张,现在说起他的故事来也是幼稚地逗人。
    那个年代,小孩没有什么玩具。家里头有一架用结实木头做的长方体木车车,车车中后部位有一个横坐的木板,座板中间是空的,车车前部上面是一块平木板,小孩子坐到里头爬着木板玩耍和吃饭都很稳当,设计巧妙。但不知道啥原因这个车车下面没有那四个木头轱辘,移动不方便,却很稳固,咋的它都跑不了。
    小孩们没啥玩,就在村南修公路的地方拣柏油,烤热后捖成弹弹玩耍,晚上睡觉也不离手,拿在被窝里。当时是寒冬腊月,天黑咧,这个小孩他就睡到奶奶的热炕上。炕是盘在后窗子下边,窗扇缝隙透着外头的寒气,屋里的空气很冷,被窝里却很热。他把头埋到被窝里睡着了。半夜里奶奶摸着他突然大声惊叫“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娃脖子上长了个疙瘩”。家里其他大人也都掠慌失措起来了,是点的煤油灯还是洋蜡来着,把他抱起来看。原来是柏油弹弹在热炕上化软了粘到了他的下巴上,虚惊了一家人。
    “二月二”炒豆豆,那时侯没有现在这样酥脆的奶油爆米花,最普通的就是家家都用铁锅炒苞谷豆,炒熟的苞谷豆更是小孩子的随身食品。不知道咋弄的,这个小孩把苞谷豆塞到了鼻子里头,咋都取不出来,越取进的越深,连吓带疼哭叫不止,一家人都取不出来。还是隔壁大人说“快抱到卫生所去”。到了村头卫生所里,大夫用镊子也取不出来,说是要动手术取出来。当时把娃吓得一个劲儿的哭。也不知道是谁说的“给鼻子上抹辣面子”。辣面子一抺,娃呛得一个喷嚏就把苞谷豆打出来了,土办法解决了大问题。
    那年快过年了,家家都在蒸包子,我们这院子里一群孩子围着伙房跑来跑去,有的在井边摇辘辘绞水,有的帮大人洗菜、添蒸锅水,有的往锅灶里头添柴禾、拉风箱。将近一人高的草圈上盖着大锅盖,锅盖上头还压着个大石头聚气。先是大火烧,再用慢火游。听见锅底水里头的瓦团声小了,包子也就蒸好了,满院子都是包子的香味。还是这个小孩,他一手拿着一个包子吃,一手拿着一个包子向街门外头跑,给在街道上玩耍的妹妹送包子,嘴里叫着妹妹的名字说:“包子好了,吃包子”。不知道他脚下面咋的拌了一下摔倒了,把头摔到了院门楼子下边砖坷台的棱子上,瞌了一个很长的口子,血顺着脸往下流。一家人吓得抱着大哭的他就往卫生所跑。当时大夫说要缝针,家长说在脸上缝针以后会影响面容。最后没有缝针,做了包扎处理。现在他额头眉毛上面还是留下了一个不明显的小月牙形疤痕。
    还有一回,当时这个小孩的父亲在西郊油漆厂开小车上班,宿舍就在土门距离飞机场不远的单面楼三楼上,公共楼道直通通的在一排房门南边,对着飞机场方向是敞开的,楼道外侧扶手和竖挡子是木头的,光光滑滑。他和小朋友经常在楼道跑来跑去,看远处起落的飞机。在一次玩耍中,他把头从刚能挤过去的木空空伸到了外头,但咋都退不回来了。他急叫的哭声引来了一楼道人帮忙,但咋弄头还是退不回来。有人说拿锯子把木档子锯断,有人说“先不要着急锯,头能过去身子就能过去”。有一个叔叔双手在外头抓着他,一个伯伯在里头用手把他侧着身子朝外掀,最终从楼道外边的空中把他提了回来。这件事惊动不小,成为家长教育娃们家的一个典型事例。
    回想发生在这个小孩身上小时侯不安全的事故真不少,他让家长没有少操心。家里人曾很不放心他,担心他上学了可咋办。现在半辈子过去了,这个曾经的“笨小孩”也快老了,虽然他没有啥大出息,却是平平安安,吃穿不愁,家庭幸福,儿孙绕堂,生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