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宣传
看感动中国 谈真切体会
浏览量:770
作者:葛维霞
来源:
日期: 2013-07-12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这是国内媒体第一次以“感动中国”为主题评选年度人物;2003年,“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揭晓,2003年3月,中宣部高度评价“感动中国”评选活动及颁奖晚会,并要求把它作为一个品牌持续坚持。
从一开始发现这个节目,我每年都非常关注,提前了解下一年度的颁奖日期,对颁奖词更是特别关注。一句句严谨凝重的话语令我记忆犹新。那些精彩的颁奖词我会很认真地把它保存起来,闲暇时再仔细品味。每一次的典礼晚会上没有张灯结彩的虚荣,没有粉墨登场的高傲;就是这个熟悉的舞台,就是这种温暖的气氛。沉默的黑色背景,是无声的大爱和纯净的纪念。
去年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我早已看过。今天是党的92岁生日,单位专门组织党员集体观看2012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重温当时的体会,无不令我再次感动。
最令我感动的是感动人物陈家顺。他似乎是一位农民工;但实际上,他是云南省沾益县人保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了替农民工谋生路,他“改头换面”,以普通农民工的身份潜入一家家企业工厂,打探其中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为合适的农民工兄弟创造工作条件。他之所以萌生“潜伏”的年头,是因为在刚上任为站长时,经常遭到农民工的投诉,称工作地点实际情况与宣传内容不符,有的农民工甚至想揍他一顿。而他为民办实事的信念,使他最终可以与农民工称兄道弟,仿佛是一家人。他自己也觉得仿佛化身为农民工的一份子。“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他真正做到了“动人以行不以言”。
张丽莉老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誉为“最美女教师”的她,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推开了车前还一无所知的学生,而自己的大腿却被沉重的车轮深深地碾压过去……她以失去双腿为代价,为自己神圣的职业,增添了光辉了一笔。她代表的是身后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无论是这两个人物,还是罹患绝症捐献器官的12岁女孩何玥,抑或是为残疾孩子开办“炕头课堂”的高淑珍,还有为中国军事献身的罗阳……他们都在尽自己所能,把自己奉献给他人,奉献给社会。他们的身后都站着一个庞大的团队,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我们总是能看到明净、清澈而美好的未来。
但是,我们也惊恐地发现,这样的人变得稀缺了。有许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让我们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无论是往前踏一步,还是往后退一步,都有可能掉进水坑。于是在几次的伤害之后,我们如同蜗牛,渐渐地习惯龟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上了锁,再也不对他人敞开。每个人之间都隔着无法逾越的障碍;我们呐喊,我们呐喊得声嘶力竭;但是没有人能听到我们的喊叫,我们也不会去注意别人的喊叫。
直到我们疲惫之时,忽然发现,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敢于敞开自己最柔软的胸膛,敢于透露自己赤诚的心,他们用融融的热情熔化了冰天雪地的静寂,他们用灼灼的真诚打破了坚硬如铁的隔阂。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他们是勇敢的;总是那样地忠心耿耿,他们是坚强的。他们默默无闻;他们无处不在;是你不小心摔倒时,扶住你手肘的那只有力的手;是你口渴难耐时,旁边递来的那瓶清凉的水;是你挤上公交时,面前让开的那个座位……他们是雷锋,他们是钱学森,他们是郭明义,“一个共产党员,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我们要做这样的人,这正是感动中国创办的目的,也是我们观后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