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山游记
浏览量:788
作者:杨栋
来源:
日期: 2014-09-30
记得那年深秋,秋高气爽,单位工会组织职工游览了著名的王顺山,留下了久久难以忘怀的记忆。
王顺山,因其为纪念二十四孝的孝子王顺而命名,因此,民间又称其为孝山。相传,很早以前,这座山里有贫苦母子二人,子名王顺,每日依靠打柴为生,赡养老母。生活虽然贫苦,但母子相依为命,子孝母贤。若干年后,母亲临死之前,把儿子叫到跟前,叮咛儿子在自己死后。为了天天能看见儿子身影,让儿子把自己葬在山顶。王顺听从了母亲的安排,把母亲葬在了山顶,但山顶都是石山无土掩埋母亲,便每天挑土葬母。王顺的孝心,感动了天神,搬用神功,形成了这座山。后人为彰扬王顺的孝母之心,便将这座山命名为王顺山,流传至今。
王顺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蓝桥乡。山下一条名为清河的山间小河流过王顺山脚下,蜿蜒流向秦岭北麓。河对岸,是有名的碧天洞道观遗址,相传是八仙之一韩湘子修炼成仙的地方。由于近年来旅游事业的发展。从蓝桥乡,修通了通往王顺山的旅游公路,成四十度坡度向山脚延伸。
公路两边,冒出了星罗棋布的农家乐,坐落在田间路边,别有一番韵味。
十点钟左右,我门来到了进山口,由于是周中游人并不多,三三两两的。买过了门票,便向登山口奔去。长时间的办公室工作,使我萌发了徒步爬山的念头。
中午时分,虽然天阴沉沉的,但气温却是不低,加上走了长时间的路,浑身开始出汗了,带小孩的、年龄大的,一个个气喘吁吁的露出了倦意。小溪旁、潭水边,坐满了休息的人群。我也稍事休息,积蓄力量,向山上爬去。
进入景区,道路便好了起来,一级级石阶路和木棚桥。引导着人们在山涧中穿来转去。路两边的灌木丛,叶子开始覆盖了路两侧空间,白花花的溪水清澈见底,在丛林间忽隐忽现,发出欢快的叮咚音,如同一曲交响乐,为我们的爬山伴奏、鼓劲。半山间,有一祠庙,匾额为“孝子祠”,供奉着王顺的塑像。怀着对孝子的的崇敬之情,我进庙毕恭毕敬的向王顺叩拜,表达敬仰之意。叩拜之人,有老者,也有年轻人,足见孝敬父母在华夏众生心目中的地位。叩拜过孝子祠,继续沿山路向上爬去,小溪边一颗大石,赫然刻写着“望儿石”三个大字,相传是王顺母亲每天望儿砍柴归来的地方,再次见证了人世间母子情深的感情。
几经跋涉,终于登上了王顺山的观景台。这里是王顺山的半山腰,仰看,可以看到高耸云天的玉皇顶;俯瞰,可以看到绕山郁郁重重的浅山山景。越往上走,路越来越难走,而个人的体力颇感不足。权衡了自身实力,便打消了爬上玉皇顶的念头,打道回府,登上了返程之路。
人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实际上,下山还是比上山要容易,不用让双腿去克服自重带来的地球引力了。不到一小时,便下到了山脚。回头望去,玉皇顶在我身后傲然挺立,好像嘲笑着我这个半途而废的登山者。但我则不以为然。王顺山是著名的孝山,拜访了孝子祠,就达到了爬山的主要目的,王顺有灵,是不会怪罪我的,呵呵。
别了,王顺山。愿天下每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得平安幸福;愿中华民族的美德长存。
下一篇:感恩的心
上一篇:纪念九一八 铸我中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