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芬芳满征途

浏览量:680       作者:雷晓丹      来源:       日期: 2014-10-29

    作为80后的我们既有活泼爽朗的“乐天派”性格,也有感性细腻的内心世界。2011年,我走出校园,怀着懵懂、彷徨还有一丝胆怯开始了在陕西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的工作。回想从野外实习开始到今天的三年多来,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无不沁润着前辈们的教诲还有同事们的帮助。
    2012年,我开始从事地质制图工作。地质制图是地质资料处理中心和各类勘查设计、地质报告出成果图的地方。一个地质勘查项目,从标书制作到设计编制,从三边工作到报告提交,从报告评审到成果汇交,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制图工作。地质图件就是对地质方案、地质设计或地质成果最直观的说明,懂行的人一看图就知其八九,一般不用再看文字,足见图在地质工作中的重要性。
    制图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三方面的基本功:一是全面的制图技能,二是相应的地质知识,三是精益求精的工作习惯。一张完美的图件,不论是线条的粗细,线距的变换,还是位置的标注,都与所要表述的地质内容息息相关。要不然,一个数字的细小失误就有可能丢掉本该中标的项目,在地质设计的工程布置图中,一个钻孔位置若出现几公分的偏差,在实际施工中就可能是几百米的误差,不但影响野外施工,更影响资源控制程度,甚至还会影响报告评审。
    在报告编制阶段,大量的图件更是数不甚数,好多图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煤岩层对比图和地质剖面图相互印证、相互说明,为了真正体现煤层赋存状况,这两张图一般都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这就大大增加了制图工作量。到报告汇交阶段,由于汇交图式要求与评审要求截然不同,所以要对评审后的每一张图件进行图式转换,从使用的图例到对应的符号,从每个标注到出图格式,都要一一对应进行修改。如此修改,其工作量相当于将原有图件另作一遍,甚至更为繁复,而且时间有限。正因为这样,计算机房几乎天天加班。
    近几年,随着勘查地质向煤矿地质的延伸,与煤矿图件的接轨势在必行。地勘行业作图一般都采用Mapgis软件,而煤矿作图采用的是CAD软件,这就存在一个相互转换的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通过培训学习,传、帮、带等方式,一八六公司地质计算机房成员已全部掌握了CAD制图,为市场全面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每当进入计算机房,最常看到的场景往往是,打印机在吱吱的叫着,地上也已堆满了大量成品图纸;裁图的大桌子周围围了若干人,有的裁图,有的粘图,有的在叠图;计算机旁坐着的人员手里飞快地操作着键盘和鼠标,一丝不苟地进行着绘图工作……
    作为一名80后,我同许多同龄人一样,深深的敬佩地质勘探前辈们的那份奉献精神和敬业态度,我庆幸自己是陕煤地质一八六大家庭的一员,也为自己融入到这样一个拼搏、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而自豪。最近在看《中国好声音》时,一首经典的歌曲深深地打动了我,就用其中的两句歌词来表达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喜爱和珍惜:“我愿把青春献给这项辉煌的事业,一路芬芳满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