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天地

献身地质为荣 尽展巾帼风采

浏览量:772       作者:马萌      来源:       日期: 2016-03-08

   

    麻银娟,女,现年30岁,陕西岐山人,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陕西省一三一煤田地质有限公司地质勘查研究院青年技术骨干、项目技术负责人。她继承地质前辈的“三光荣”精神,以突出的工作业绩,连年被一三一公司授予先进工作者,在公司女职工读书活动、岗位描述活动中多次荣获奖项,2015年荣获一三一公司“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业务水平精湛
    麻银娟对地勘事业的满腔热情,爱岗敬业和忠诚企业的奉献精神,以及对专业技术的精益求精,时时刻刻感染着身边的领导和同志。
    2013年4月,她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韩城矿区岭底勘查区详查项目技术负责人。受命之后,为了认真收集资料,她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带领项目组技术人员攻坚克难,取得了详查项目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来地质报告的编制奠定了基础。由于勘查区东南角地质构造复杂,详查工作遇到了“拦路虎”。为了查清该区的构造形态,她不顾烈日炎炎,翻越一座又一座山梁,一遍又一遍地勘查、研究地质构造,与项目部的其他同志一起探讨项目区域内构造情况,最终查明了区内地质构造,破解了报告编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麻银娟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炎炎夏日,她背着地质包,装着地质三大件、图纸资料、几包方便面,奔波在沟壑阡陌中,徒步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渴了喝点泉水,饿了啃袋方便面,累了就在树下躺会。常常是直到天黑伸手不见五指时才回到了项目部,随便吃口冷饭,又开始整理、分析填图资料,直至深夜,她还在为自己孜孜不倦地工作着。钻探工程进入了煤系地层,就开始守煤了,必须住到施工现场。到晚间出煤的时候,她总是一夜夜不睡,在昏暗的灯光下,一边守煤,一边抓紧时间整理资料或查阅班报。
                                    勇挑重担,踏实肯干,工作业绩骄人
    工作中的麻银娟吃苦肯干,技术上精益求精。2013年,她主编的《陕西省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岭底勘查区普查中间报告》,是陕西省第三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经费880万元,时间短、要求严。为了编制好这个大型报告,她在做了详细的报告编制计划之后,就开始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报告的编制中。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报告编写中逐句斟酌,在文字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上狠下功夫;在图件编制过程中,从图件的内容到整个图件的整饰,她均一一核对,确保无差错。最终该报告在省公司初审时得到了94分的好成绩,在评审中心终审时获得众多评委的啧啧称赞。此项报告并于2015年被一三一公司推荐为“第八届优秀地质成果”予以上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冬去春来,五载寒暑,麻银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硕果。她先后参与主编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小壕兔一、二号井田煤炭勘探,新疆艾维尔沟矿区1930煤矿10号煤层勘探、新疆国际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弘利煤矿勘探、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岭底勘查区普查野外勘查及详查野外勘查等6个大型野外项目的勘查工作;先后主持编制了小壕兔一号井田勘探报告,岭底勘查区普查中间报告及详查总结等3个大型报告;并独立主编了小壕兔一号井田补充勘探设计、韩城市4个关闭煤矿核实报告等若干地质报告。
                                    苦学肯钻,助人为乐,凸显巾帼风采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麻银娟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之中,精读各种地质技术书籍,做了2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遇到问题总是虚心地向经验丰富的地质技术前辈请教,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和难点。她常说,从事地质行业不仅得有热情,还须有扎实的地学理论功底,不然很难真正地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2015年,为了尽快提升地质勘查研究院青年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她协助院领导举办“地质技术大讲堂”10期,参加培训人员近400人次。此外,她还参考大量的书籍及行业规范,并结合野外实践经验,将野外工作操作方法编制成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而又不失严谨的PPT,分享给大家。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为了提高自己编制报告的能力,她学习相关金字塔的原理,以锻炼自己在编制报告中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为了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她坚持定期对工作、学习与生活进行总结思考,并已形成10多万字的心得体会。
    “谁言女子不如男,千古木兰多美谈”。麻银娟,一个普通的地质女兵。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献身地质事业的诺言,在荒漠大山中挥洒着平凡却不平庸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