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论坛
基层单位推行《工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浏览量:1149
作者:黄清丽
来源:
日期: 2013-07-18
一、关于存在问题和问题剖析
㈠基层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工作的推进,使硬件基本到位,但存在无法量化的规范化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
问题剖析:
1、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由于制定的规范化标准不够细化,使一些无法量化的标准而无法规范化。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和推广使基层女职工组织硬件有了量化标准,如有班子、有章子、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有活动资料台帐,但女职工工作制度、工作职能等因没有严格的量化的标准而很难规范化。
2、基层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工作缺少示范性的指导和引领。由于规范化工作程度不高,使基层单位面对无法量化的规范而无可是从,需要工作思路的指导和方式的引领。
3、上级女职工组织的考核对推进基层女职工规范化工作的力度有限。上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运行机制、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针对规范化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支撑较少,如女职工组织的考核没有成为独立的考核内容,仅为工会工作考核内容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所占份额更是很小,并且内容多为硬件。
㈡、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没有形成规范化工作的格局。
问题剖析: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工作,主要是工会女职工组织制定的各项制度,没有形成配套的运行机制、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没有了这些长效机制做后盾,使女工工作在执行时成为独立的一项工作,没有互相制约和促进的制度做支撑,使规范化工作因工作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范化。如基层单位经济效益的好坏、行政领导的认知程度、女工干部的素质等直接影响到规范化的程度,大大降低了规范化应有的效果,容易使女职工组织又回到了以前可有可无、作用可大可小的局面。
㈢、规范化工作与实际女工工作没有进行有机的结合,规范化工作开展后,效果不明显:既没有得到企业行政的认可,又没有在女职工引起很大的反响。
问题剖析:
1、女职工干部素质不高。学习力不强、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理解规范化工作与日常女工工作的关系;责任感不强,工作得过且过,没有女职工干部强烈的责任感;工作的主动性不够。不作为、不创新,因循守旧,不能根据基层单位的实际条件与规范化工作而开展工作,不会使二者之间进行有机结合,没有形成相辅相成的转化关系。
2、女工工作制度与活动相互脱节,毫无关联。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范化工作中的工作制度按部就班的执行,活动按时完成,二者之间完全脱节。二是活动的无计划、随意性。工作没有计划,大部分单位的女职工组织除了形成“三八”有固定的时间进行活动外,其它都没有。上级女工组织有了活动,也是将就将就,凑合应付。三是活动的无策略性。由于活动的无策略性,大大降低了活动应有的效果。
二、建议和对策
㈠借势借力、及时跟进是基层女职工组织推进规范化工作的有效途径。
借助于上级女职工组织,及时跟进,是基层女职工组织推进规范化工作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
借助考核制度,落实规范化工作。《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是上级工会女职工工作这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完善的推进体系,上级工会会出台一系列针对女职工工作和与之配套的推进体系考核制度文件。基层女职工委员会要抓住机遇,及时跟进。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落实“三个一”、女工主任待遇政策,开展《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执行情况的调查,活动有计划、有总结等规范化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的系列工作,为基层推进规范化工作打好基础。若错过时机,会使基层女职工组织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
借助各种举措,提升规范化工作。为了推动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工作深入开展,上级女职工组织会同时采取规范化调研、经验总结、示范点选树等举措,基层女职工组织应积极准备调研计划,认真梳理总结成效,确定争取选树目标。这些活动的执行,让女职工认识、了解、认同女职工组织,扩大女职工组织在女职工中的影响力,形成规范化工作的良好氛围,提升规范化工作质量。
㈡寓规范化工作于基层工会工作之中是推进规范化工作的长效机制。
女工工作是工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把规范化工作置于基层工会全局工作之中,优势有四:
一是可以确保女职工组织建设、干部配备、各类台帐的建全、维护。
二是可以形成工作汇报、联席会议、培训、调查研究等制度,规范女职工工作。
三是使履行女职工工作职能最大化。一方面使维权能力最大化。建立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执行情况在职代会上报告制度,有效的提高女职工组织维护女职工权益的能力。另一方面使素质提升、建功立业平台最大化,给女职工提供更大、更多的平台。
四是使规范化工作有了保障,基层工会工作与女工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基层工会每年的会员代表大会上部署工会工作时同时安排女工工作。工会每年编制经费收支预算时,按照女职工组织的年度工作安排,把女工素质提高、文娱活动和特殊需求列入年度预算,使活动经费得到保障。
㈢高标准推进工作是基层深入推动规范化工作的重要举措。
规范化工作是把女工工作细化、科学化、具体化、经常化的工作模式,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仅靠章子、几个制度、一两次活动是不行的。它需要从规范化的执行者、制度、执行方式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女职工干部的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基层女职工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层规范化推进程度。加强业务培训和提供工作交流机会是快速提升素质之举。
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形成规范化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的规范。结合单位实际形成工作汇报、工作活动计划总结、联席会议、培训、调查研究等制度;加大制度的考核制度,做到工作报告有质量,调研报告有深度,工作计划有策划,总结有重点、亮点的规范。
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工作内容:有重点、有结合点、有深度、有目标;工作形式有新意;工作效果显著。
㈣积极维权,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和建功立业工程,是女工组织职能的有力彰显,是组织规范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两个工程”是企业与规范化建设的有效结合点,随着企业的发展,女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两个工程”同时也会成为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结合点,这将意味着“两个工程”会成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工程。
如何使三者相辅相成,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结合:一是营造气氛与“两个工程”相结合。引导女职工树立提升素质、服务企业、有为有位的思想;二是激励机制与“两个工程”相结合。为女职工提供成才、职业规划等机制;三是“两个工程”与维权机制相结合。与参政议政、劳动权益、同工同酬、职称评定等维权机制相结合。
㈠基层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工作的推进,使硬件基本到位,但存在无法量化的规范化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
问题剖析:
1、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由于制定的规范化标准不够细化,使一些无法量化的标准而无法规范化。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和推广使基层女职工组织硬件有了量化标准,如有班子、有章子、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有活动资料台帐,但女职工工作制度、工作职能等因没有严格的量化的标准而很难规范化。
2、基层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工作缺少示范性的指导和引领。由于规范化工作程度不高,使基层单位面对无法量化的规范而无可是从,需要工作思路的指导和方式的引领。
3、上级女职工组织的考核对推进基层女职工规范化工作的力度有限。上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运行机制、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针对规范化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支撑较少,如女职工组织的考核没有成为独立的考核内容,仅为工会工作考核内容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所占份额更是很小,并且内容多为硬件。
㈡、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没有形成规范化工作的格局。
问题剖析: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工作,主要是工会女职工组织制定的各项制度,没有形成配套的运行机制、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没有了这些长效机制做后盾,使女工工作在执行时成为独立的一项工作,没有互相制约和促进的制度做支撑,使规范化工作因工作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范化。如基层单位经济效益的好坏、行政领导的认知程度、女工干部的素质等直接影响到规范化的程度,大大降低了规范化应有的效果,容易使女职工组织又回到了以前可有可无、作用可大可小的局面。
㈢、规范化工作与实际女工工作没有进行有机的结合,规范化工作开展后,效果不明显:既没有得到企业行政的认可,又没有在女职工引起很大的反响。
问题剖析:
1、女职工干部素质不高。学习力不强、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理解规范化工作与日常女工工作的关系;责任感不强,工作得过且过,没有女职工干部强烈的责任感;工作的主动性不够。不作为、不创新,因循守旧,不能根据基层单位的实际条件与规范化工作而开展工作,不会使二者之间进行有机结合,没有形成相辅相成的转化关系。
2、女工工作制度与活动相互脱节,毫无关联。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范化工作中的工作制度按部就班的执行,活动按时完成,二者之间完全脱节。二是活动的无计划、随意性。工作没有计划,大部分单位的女职工组织除了形成“三八”有固定的时间进行活动外,其它都没有。上级女工组织有了活动,也是将就将就,凑合应付。三是活动的无策略性。由于活动的无策略性,大大降低了活动应有的效果。
二、建议和对策
㈠借势借力、及时跟进是基层女职工组织推进规范化工作的有效途径。
借助于上级女职工组织,及时跟进,是基层女职工组织推进规范化工作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
借助考核制度,落实规范化工作。《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是上级工会女职工工作这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完善的推进体系,上级工会会出台一系列针对女职工工作和与之配套的推进体系考核制度文件。基层女职工委员会要抓住机遇,及时跟进。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落实“三个一”、女工主任待遇政策,开展《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执行情况的调查,活动有计划、有总结等规范化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的系列工作,为基层推进规范化工作打好基础。若错过时机,会使基层女职工组织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
借助各种举措,提升规范化工作。为了推动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工作深入开展,上级女职工组织会同时采取规范化调研、经验总结、示范点选树等举措,基层女职工组织应积极准备调研计划,认真梳理总结成效,确定争取选树目标。这些活动的执行,让女职工认识、了解、认同女职工组织,扩大女职工组织在女职工中的影响力,形成规范化工作的良好氛围,提升规范化工作质量。
㈡寓规范化工作于基层工会工作之中是推进规范化工作的长效机制。
女工工作是工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把规范化工作置于基层工会全局工作之中,优势有四:
一是可以确保女职工组织建设、干部配备、各类台帐的建全、维护。
二是可以形成工作汇报、联席会议、培训、调查研究等制度,规范女职工工作。
三是使履行女职工工作职能最大化。一方面使维权能力最大化。建立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执行情况在职代会上报告制度,有效的提高女职工组织维护女职工权益的能力。另一方面使素质提升、建功立业平台最大化,给女职工提供更大、更多的平台。
四是使规范化工作有了保障,基层工会工作与女工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基层工会每年的会员代表大会上部署工会工作时同时安排女工工作。工会每年编制经费收支预算时,按照女职工组织的年度工作安排,把女工素质提高、文娱活动和特殊需求列入年度预算,使活动经费得到保障。
㈢高标准推进工作是基层深入推动规范化工作的重要举措。
规范化工作是把女工工作细化、科学化、具体化、经常化的工作模式,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仅靠章子、几个制度、一两次活动是不行的。它需要从规范化的执行者、制度、执行方式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女职工干部的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基层女职工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层规范化推进程度。加强业务培训和提供工作交流机会是快速提升素质之举。
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形成规范化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的规范。结合单位实际形成工作汇报、工作活动计划总结、联席会议、培训、调查研究等制度;加大制度的考核制度,做到工作报告有质量,调研报告有深度,工作计划有策划,总结有重点、亮点的规范。
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工作内容:有重点、有结合点、有深度、有目标;工作形式有新意;工作效果显著。
㈣积极维权,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和建功立业工程,是女工组织职能的有力彰显,是组织规范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两个工程”是企业与规范化建设的有效结合点,随着企业的发展,女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两个工程”同时也会成为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结合点,这将意味着“两个工程”会成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工程。
如何使三者相辅相成,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结合:一是营造气氛与“两个工程”相结合。引导女职工树立提升素质、服务企业、有为有位的思想;二是激励机制与“两个工程”相结合。为女职工提供成才、职业规划等机制;三是“两个工程”与维权机制相结合。与参政议政、劳动权益、同工同酬、职称评定等维权机制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