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践初心 身体力行做表率
这个戴着黑边眼镜,操着四川口音的大男生叫袁建明,现任陕煤地质集团一三九公司水文地质勘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2010年成都理工大学毕业,从技术员做起,一路成长为公司中层骨干。在他的带领下,水勘院从传统水文地质向多元化综合地质逐步转型升级,并将业务逐步拓展到了水资源论证、地热勘察、地质灾害评估、灾害治理、地下水环评等多方向。因成绩突出多次被集团和公司表彰,2021年荣获陕投集团“君子文化”引领“铁三角”融合创新“五星示范明星岗”称号。
爱岗敬业 薪火传承
作为地质工作者,工作性质决定了必须要接受艰苦的野外工作环境。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放弃安逸。有一次,他带队去陕北开展地质填图项目,为了取得野外各类地质详细数据,他和同事们每天一大早就出发徒步在工作区的各个黄土梁貌、沟壑之中,观测各类地质点。到了饭点,由于山间很少有商店,所以都是以自带馒头、面包、咸菜充饥,晚上回到项目部还要继续整理白天的数据、卡片,这样一天的野外地质工作才算结束。他常说,相比老一辈的地质人,这点困难都不值一提,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以前老一辈地质工作者风餐露宿,饿了吃干馍,渴了喝凉水,缺医少药,而这些都没有让他们望而却步,他们把“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彰显得更加淋漓尽致,他们才是真正地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放眼今天,作为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这份工作呢?我们更应该立足工作岗位,把敬业当做我们的职业习惯,为新时代地质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履职尽责 奉献担当
作为公司实体负责人,必须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千方百计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奉献担当不是一句空话,是要在工作中付出实际行动。2019年年初,刚过完年不久,华阴市罗敷镇华金公路十二公里处发生岩体崩塌地质灾害,接到华阴国土局电话已是晚上11点,当时,就立即组织技术人员,一同到达灾害发生现场,因为在秦岭山里,那时外面气温还是零下几度,同志们冒着寒冷没有任何一声怨言,立即对崩塌地质灾害开展现场调查,获取第一手野外数据,并及时给地方现场应急救援组做了汇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急防范措施。野外调查完后连夜赶回单位已经是凌晨3点,随后开始了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第二天清晨一大早又驱车前往事故发生现场,对夜间取得数据进行核实后,及时提交了《华阴市华金公路十二公里处崩塌地质灾害治理方案》。他们不畏艰苦,奉献担当的精神,赢得了华阴市国土部门的肯定,这为后期华阴市场的开拓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始终工作在扶贫、地质灾害防治、水文地质勘察等领域一线,在本职岗位充分体现了部门带头人的担当作为。
稳重持重 开拓创新
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在管理中将“铁三角”落到实处。始终按照陕投集团“君子文化”践行落实十条路径的主导理念开展全面风险、预算及精细化管理,从而带领水文地质勘察院持续健康发展。他按照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前,把隐患消灭在风险发生前”、“先预算后做事,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立足岗位、力做工匠”的理念贯穿于部门生产经营工作始终。在各种场所宣传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了把安全生产抓细、抓实。部门的项目从开始到竣工,都实行项目负责制和绩效考核制,把成本控制落实到人并与绩效考核挂钩,避免由于责任不清造成的相互推诿和成本增加。优化了部门薪酬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了能者多劳多得。
谦虚谨慎 力做工匠
社会在进步,市场在发展,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尤其是技术部门负责人,他紧跟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步伐 ,不断学习和接纳新生事物,将创新的理念扎入骨子里,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攻克部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关,带领团队形成追求创新、努力创新的精神风貌。
这次取得“五星示范岗”荣誉,他说:“荣誉不只是属于我,而是属于水勘院全体员工,属于一三九公司,属于我们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把过去的荣誉作为新的工作起点,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职,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用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