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

解难题 定途径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记天地地质公司小保当项目煤矸石处置系统进入联合调试阶段
浏览量:407       作者:高翔 摄影:孟森      来源:陕西天地地质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 2022-12-19

1671069093857470.jpg

       目前,天地地质公司EPC总承包施工的小保当项目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进入联合调试阶段,小保当煤矸石充填系统年处理煤矸石量达到200万吨,彻底解决了矿区矸石外排问题,减轻了采空区地表沉陷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并为煤炭企业的绿色矿区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大力加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是节能降耗,延伸煤炭产业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要求。

直面难题,打造“绿色格局”

       小保当煤矿自建成以来,坚持树立并践行绿色发展观,向生态要效益,向生态要发展,让矿山常绿,让青山常在。根据预测,达产后的矸石量约为180万吨每年。按照当地政策不再新批建设矸石尾矿库,且周边工程建设无法消耗如此巨大的产量,煤矸石“无处可去”,已经成为制约煤矿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

探索求证,突破“技术瓶颈”

       2021年2月,小保当矿业公司携手我公司,联合陕西煤田地质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多家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先后到北京、河北、山东、山西、内蒙等地,通过技术交流和现场调研的方式不断探索各种技术方案,在经历数次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之上,于2021年7月编制了《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一号井采空区煤矸石充填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方案》,方案首次提出“地面钻孔采空区煤矸石注浆充填”;随后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克了采空区地下空间分布特征不明确、矸石浆充填工艺参数难确定、长距离矸石浆管道运输难、矸石充填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难评价、采空区“三带”丛式钻孔施工工艺不成熟等5项可推广复制的煤矸石采空区充填行业等难题,确定了充填的工艺流程、充填位置、钻孔布置和管路布设的方案及参数;2022年5月,《小保当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采空区注浆地面充填系统初步设计通过审查,确定了充填站布置、设备选型、建构筑物及辅助设施等基本参数。

项目落地——煤矸石的浆体充填技术实施运行

       我公司小保当煤矸石充填EPC总承包项目总投资1.56亿元,建成了由破碎筛分系统、成品矸石缓存系统、成品矸石混合搅拌系统、泵送运输系统、丛式钻孔充填系统五大部分组成的矸石充填系统。首次采用全国最大型充填泵,配备全国最为先进的反击式破碎机和冲击破碎机,矸石充填能力200万吨/年,创下了单体项目规模最大、单体项目处置能力最大等多项第一,综合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多次开展关于绿色矿山发展的深入探索,积极寻求对于煤矸石的绿色处理技术,制定了以消化自产矸石为目标,以智能化为手段的煤矸石浆体充填方案,通过前期设计、后期施工、设备选型、市场调研、运行调试等一系列工作,历时8个月使该项目全部顺利完工。该系统的成功实施为煤矸石处置开辟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为解决煤矸石提供了良好工程示范。

运行效果——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联合调试

       “项目以PLC为核心,与操作监控计算机、现场仪表等一起组成了一套包括集中控制、智能视频监控、监控大屏、预测性维护的全方位微机监控系统,实现了智慧化充填控制,做到了高效泵送、智能运维、智慧管理。”

       其中充填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与煤矿智慧矿山系统实现了无缝衔接,实现系统智能化,实现全自动无人化管理,远程控制一键运行,一键启停。

       该项目的成功建设,标志着我公司已经形成一套适用于采空区沉陷、煤矸石注浆充填技术体系,打破了原有煤矸石露天堆放处理的粗放思路,为全国煤矿行业矸石处置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望未来——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创新体系

       根据“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在后续工作中需加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能力,扩大其利用规模,有序降低其存量。并在关键瓶颈技术取得突破,建立其综合利用创新体系。不断推进煤矸石在工程建设、塌陷区治理、矿井充填等领域的应,有序引导利用煤矸石生产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深入推动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有价组分提取,加强大产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