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伴我行
曾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带着我那沉重不堪的一箱子书本来到韩城,那是第一次走进单位,各种大包小包,狼狈不堪,活生生就是秦腔里那一出《王宝钏》,虽无悲凉,却同样雄壮。
投身煤田地质,奔赴荒郊野外,从一个睡觉都矫情到认床的懵懵懂懂的女生,成长成一名在钻机上坚守三天三夜住在车里没水洗脸的煤勘工作者。我最感谢的是有幽幽书香,与书同伴的那些日子,伴着书香入梦,不仅强健了我的心灵,也坚实了梦的厚度。
感谢一路上伴我同行的书籍,他们默默无语,却是给我最持久温暖的力量源泉,于是我能在每一次筋疲力尽之后重整旗鼓,充满无限正能量。
与书结缘,是在小学时候,三年级那年生日的时候,老爸送给我一本《哈尔罗杰历险记》,幼小的我跟随着两个小男孩,走遍欧洲各大树林、滩涂、沼泽,见识到各种珍奇的动物,秀美的自然景观,虽然对书中肆意攫取自然资源的不满,但我仍能回忆起那时宛如身在烟波浩渺的万里泽国,奔跑在干涸枯竭的河床,在沼泽水地里穿着特别的鞋子。也是那时,我开始喜欢上了写读书笔记,把读过的内容再次摘抄的时候,仿佛故地重游,竟然有故人见面的喜悦感,我想这可能就是《论语•学而》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吧。
初中的时候,在课本的影响下,我开始读鲁迅,那时候总觉得鲁迅的文章很是深刻,打心眼里佩服他的贤良方正,他弃医从文,虽然他的身影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但却以文字当做子弹,各类著作都是在揭露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的一生写照;现在看来,鲁迅先生除了留给我们他等身的著作,还有他以真理挑战愚昧,以嘲讽对抗封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高中时期,我开始疯狂痴迷三毛,家里至今还有还多三毛的书,在我心中,三毛是个独立独行的女子,她能把灰暗无趣的生活过成一首歌,《撒哈拉的故事》更是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读都会被哑奴和哭泣的骆驼感动的热泪盈眶。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更是让人唏嘘,本来就是感性的人,却还是拼了命的喜欢三毛的书,除了集齐她所有的书,我再也想不到别的办法表达对这个女子的喜爱。
上了大学以后,读的大部分就是张爱玲了,这个邂逅了爱情,便诶明知是飞蛾扑火却不管不顾的女子。《半生缘》是我读的张爱玲小说里面次数最多的,除了可惜沈世钧和顾曼桢的爱情故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文章结尾的曼桢和世均见面的场景。从政治意义上来说,张爱玲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但确实一个传奇的女作家。
现在上班已经五年了,工作之余读的更多的是一些精神建设方面的书,印象深刻的是《戒了吧!拖延症》,这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的拖延心理学,正所谓“人生有限,拖延有害”,从现在开始就向拖延宣战,彻底告别拖延的恐惧和焦虑。
如今,读书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了,读书让我受益颇丰,借用最喜欢的三毛的一句话:“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为空白”。
感恩读过的每一本书,因为它让我学会勇敢,即使无法成功,至少让我学会强大;
感恩读过的每一本书,因为它让我学会尝试走过每一条路,用沿途风景,装点自己成长的行囊;
感恩读过的每一本书,因为它让我学着成长,学会容忍,不做人云亦云的喇叭,不惧明日的风浪;
感恩读过的每一本书,因为它让我学会不要狡猾,不要卑诈,不让自己的胸膛里,渗入嫉妒的毒液。
感恩读过的每一本书,因为它让我的内心温暖又明亮!
中国有句古话:“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希望我能好好体会,好好领悟。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