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天地

家风之我想

浏览量:777       作者:欧阳晓红      来源:       日期: 2017-09-06

    天朗气清,和风煦煦,暮春的空气夹杂着花香扑进窗来,沁人心肺,使人心旷神怡。不由地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坐落在湖南省新化县的一个幽静美丽的小山村,屋后有一座像太师椅一样的小山包,山上生长着马尾松,柏树和兰竹,兰竹又称毛竹。竹子长得修长而婆娑,摇曳着竹尾,像亭亭玉立的仙女挥舞着美丽的长袖,招呼远离家乡的游子。家乡的小山村里共有11户人家,大家生活得其乐融融,互爱互助,都以叔婶、姐妹、爷爷奶奶相称,十分和谐。然而让我记忆最深刻对我影响最深远的是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出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家境不错的家庭,小的时候念过几年私塾,所以奶奶颇懂一些文字书籍和古贤文,像《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等。其中做人的道理和看待事物的态度的句子常常被奶奶挂在嘴边,奶奶也经常以这些古训来教导我们要如何做人做事。
    每当遇到困难,我想知难而退时,奶奶就会在我耳边唠叨她的那些令人奋进的句子。记得我十二岁那年上初一,学校离家十多里路,天气异常寒冷,天气预报是少见的寒潮,我有了不想去上学的念头,奶奶知道后,背诵了一段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夏天怕暑热,冬天怕严寒,如此怕寒怕热,如何发达成人”我听后毅然背起书包去上学,奇怪的是到了路上并不觉得有多寒冷,一路小跑后,反而身上热气腾腾。从此我喜欢上了奶奶的“唠叨”,不,应该说是奶奶的教诲。
    由于奶奶对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使她对一些名言警句在恰当的时候常常可以信手拈来。比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笑不露齿,话莫高声”“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水至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等,奶奶以如此对生命的理解铸就了她顽强,坚忍和宽容的性格。奶奶一生生有八个孩子,最后只剩下四个,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三年自然灾害,五十岁就多种疾病缠身,而她却活到九十岁的高龄。
    晚年的奶奶常说:“对待生活要热情,要自己营造快乐。”奶奶以四十年的多病之躯,活到九十岁确实不易,这里边除了爸爸妈妈的孝顺,奶奶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奶奶的话语像润物无声的细雨,浸润了我的爸爸妈妈以及我跟弟弟,对我们的影响深远而绵长。
    至今我的奶奶已经去世两年多了,可她的话犹在耳边响起,她的精神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现在爸爸妈妈又像当年的奶奶一样絮叨起我跟弟弟。妈妈常常教导我们:做人要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凡事要努力自有结果。爸爸则常常说:做人一定要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的人,干不好工作,担负不起一个家庭,是百无一用的人。对待工作要满怀热忱,要胸中怀抱个太阳,工作上的困难就算是冰雪自会迎刃而解,工作起来自然不觉苦累。处事上要有见贤思齐之心,不应存妒能忌才之心。爸爸对待家庭是个很负责任的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单位也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一致好评,荣获很多荣誉,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主席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是的,在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思想文化,造福于东西方世界,其根源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历来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备就告诫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要学习和继承祖先给我们留传下来的家风建设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好的家风对于个人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社会的进步更是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风向标。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才会更早地实现。



下一篇:书香伴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