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我是家里的老大,当年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也没人指导,稀里糊涂就报了“地质工程”,当时既不知道这个专业学什么,也不知道学了这个专业以后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这个选择对以后的人生意味着什么。
犹记得报到那天晚上,我以为大家都跟我一样沉浸在考上大学的喜悦和对未来大学生活的向往里,激动不安的等待老师们给我们安排学习计划,传授学习经验,出乎意料的是系主任和专业课老师给我们上的大学第一课竟然是心里疏导课。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班里有一大半同学是被调剂的,甚至好多人根本不愿意上这个专业,原因是“地质工程”专业是艰苦专业,那会儿在我的心里对怎么个艰苦没有概念。即便是大三的时候,我们出野外实习,大家背着地质包,装着地质锤、罗盘和小本子满山的测岩层产状、测断面、找岩层风化面等,我依然没有觉得这个专业“艰苦”到哪里了。
直到正式参加工作以后,才意识到“艰苦”的含义,一方面工作环境是真的差。记得搞西安北客站勘察的时候,正值7、8月份,室外温度近40度,我们在野外放孔、打钻。当时的西安北站所在的位置是大片桃树,我穿梭在树下放孔,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放孔结束后就跟着钻机。那时北客站周边还是很荒凉的,吃饭要走很远的路,休息的时候找棵大树都很困难。这个项目前前后后一共干了半年,再回到单位,门口的保安大哥都不认识我了,说这个小姑娘刚来的时候白白净净的,现在怎么黑成这样了。
还有一次我们在榆横山工业园搞勘察,由于榆林属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地表都是移动沙丘,我们放孔的时候,深一脚、浅一脚的路都走不稳,常常摔跤,甚至打滚。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一个人跟着钻机师傅们在沙漠里呆了半个多月。
另一方面这个专业的“艰苦”还体现在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经验的缺失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困扰。比方说有一次我以为不会出野外,就美美的穿了高跟鞋高高兴兴的去上班,谁知道刚到办公室,就被派到工地去,就这样穿着高跟鞋跑了一整天,回来脚上好几个水泡,从此以后我的办公室常备运动鞋。还有一次,在比我人都高的地里放孔,不小心碰到了马蜂窝,手上、脸上被蜇了好几下,像被针扎一样,很快就肿了起来,可是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还是坚持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经过这件事以后,我出去基本都是长衣长袖,一方面防晒,另一方面防蚊虫。
慢慢的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所选择的,我所从事的,相对于坐在办公室享受空调和暖气,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来说,真的是“艰苦”专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任性的时候,有种想随时撂挑子不干的想法,可是自己的倔强,又不允许自己放弃。现在外业跑的相对少些了,还挺怀念刚工作那几年的日子,也非常感谢那段艰苦的岁月,磨练了自己的心智,更感谢自己的一直的努力和坚持。
时间猝不及防的悄悄溜走,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和对环境的适应,工作也逐渐变得顺利起来,曾经的努力也有了收获,比如西安北客站岩土工程勘察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工作的成就感让想放弃的想法也渐渐的隐去,反而意识到理论经验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正好当时单位鼓励大家考证书,我想既然自己从事这个专业,那么就当是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吧。于是从2013年,我开始着手准备注册岩土的基础考试。当时,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回家带孩子,只能早起,利用做早饭前的一段时间看书,于是每天5:30便开始了我的学习。这中间也有很多时候很累,不想起来,跟刚参加工作时一样,想放弃,可是想想,世界上任何的成就、收获哪有不付出坚持和努力就能得到的呢?经过近半年的学习,我一次性通过了注册岩土的基础考试,考试的顺利通过,增加了我的自信心,也让我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第二年准备专业考试的时候,我每天4:30起床,不管我前一天多累,睡得多晚,遇到多么糟心的事情,第二天我都能准时的出现在书桌前。每天早上看着窗户外从一片漆黑到东方慢慢露出鱼肚白,到最后的太阳冉冉升起,感觉像极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从刚开始的痛苦迷茫,到慢慢的有了目标,到最后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
注册岩土考过之后,我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正式养成了,每天坚持早起,有点空闲时间就看看书,心里觉得很充实很满足。经过自己的努力,我又考过了一级建造师,中级注册安全师及二级造价师。
总的来说,奋斗的路上肯定是辛苦的,也是成长要付出的代价。正是因为曾经为了自己的坚持努力奋斗过,今天的我会更加珍惜和热爱现在的生活,更加喜欢现在的状态,也更加能体会到幸福的滋味,正应了习主席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愿我们大家在奋斗的路上越来越幸福,愿我们的国家在奋斗的路上越来越昌盛,未来越来越强大!
(荣获陕煤地质“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