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宣传

青春在大山深处闪光

浏览量:960       作者:路洋、贺敏聪、吕永志      来源:       日期: 2013-12-02


    2013年10月12日,对一三一队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一三一队编制提交的《陕西省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岭底勘查区普查中间报告》经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评审中心组织专家一次性终审通过,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报告编写符合现行“地质报告编写规范”要求,内容齐全,资料翔实可靠,资源量估算准确,图表清晰美观,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勘查成果,建议通过评审。
    消息传来时,一三一队岭底项目部一片欢腾!一年来的坚守、执着终于收获了胜利的果实!可又有谁能知道,在这个项目的背后,有一群80、90后的年轻地质勘探者们,顶烈日、战酷暑、踏荒野,用青春的汗水书写着探寻宝藏的诗篇!
                                     硬骨头,就是用来啃的
    城西枕梁山、东临黄河,素以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而远近闻名。这里有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这里是全国百强县之一,这里是陕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2012年5月,一三一队成功中标《陕西省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岭底勘查区普查项目》。该项目属2012年陕西省第三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勘查费用由陕西省财政出资,控制经费880万元;工作阶段分为为普查、详查;主要工程量为:控制测量GPS(E级网)10个控制点,控制测量70km2,施测5个钻孔,1:25000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含工程、环境地质要素)草测70k m2,布设地震线3条,地震物理点1205个,机械岩心钻探5个钻孔,钻探工程5410m,封孔检查孔1个,950m,总钻探工程量6360m,地球物理常规测井5个,声速测井3个钻孔,简易测温3个钻孔。上述5个钻孔及地质填图共计32个(组) 样品的采样测试工作。预获煤炭资源量3.5亿吨。这是一三一队第二次承揽陕西省省级基金项目,质量要求高,任务工期紧,但这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必将成为该队新的经济增长点!
     6月末,终审任务书下来后,该队迅速成立岭底普查项目部。近几年来,一三一队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断层问题严重,加之岭底勘查区位于韩城的中深部,地形地形地貌复杂,山高沟深,项目施工难度大,队领导班子经过细致研究,决定成立以一三一队地质研究院副院长徐康吉为项目经理,贺敏聪为项目负责项目的领导机构,并且本着培养一批青年技术骨干的想法,大力号召青年职工“到项目去,到一线去”,刘金萍、周志轩、韩博等一群80后们纷纷主动请缨,勇挑重担,背上了行囊,远离了亲人,积极开展野外地质勘查工作,踏上了新的征程!
                                  勘探路,充满荆棘
    项目负责人贺敏聪,成员周志轩、韩博、刘金萍等4人的平均年龄不足30岁。他们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没有华丽的誓言,暗地里纷纷摩拳擦掌,鼓足干劲,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岭底普查项目中大有作为!项目成立之初,项目负责贺敏聪带领着80后成员们精心收集各类技术规范、根据基金项目的要求制定各类管理制度并装订成册、组织项目成员进行学习……
    7月的韩塬大地骄阳似火!烈日下,他们穿梭于群山峻岭,填图测点,中午饿了,无论是沙尘弥漫还是高温难耐,他们都是靠着面包、咸菜、矿泉水来补充体力。“野外一天下来,回到驻地时,通常已经八九点天黑了,回来要自己做饭,吃完饭已经近十点,我们还要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整理一天的资料。”贺敏聪说,“每天将近十二个小时的工作量,让这些年轻的身体疲惫不堪。但大家没有一个人开口抱怨,因为心里都明白,国家基金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丝毫马虎不得,每一个任务都必须高度重视,开弓没有回头箭!”
    为了使钻机早日进入施工现场,项目部成员不分昼夜的穿梭于各个村庄,积极协调村中各项事务,施工过程出现争议纠纷时,又积极寻求镇、市两级政府及公安派出所的帮助支持,用他们的坚韧、真诚打动对方,确保了项目工程顺利进行!2012年10月底,5台钻机,全部集结在山峦迭起、群峰错落的盘龙山脉,紧张有序的工作着……
    12月的荒山野岭天寒地冻!寒风中,他们往来于项目部与钻机之间,检测岩心,整理钻探资料,那稍显稚嫩的眼神在料峭寒冬的山野中依旧透着那股坚毅的光芒……
    这就是年轻的岭底项目部。他们曾因为野外单调的生活迷茫过,也曾因为想家埋怨过,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也没有被困难打倒过!他们用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来突破一个又一个极限;他们用青春、汗水和梦想,唤醒着埋藏亿万年的丰富矿藏。
                                  我们,一起成长
    2013年年初,一三一队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以及基金项目特点,为使基金项目早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决定在岭底项目继续开展详查工作,即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编写了详查设计。5月份经陕西局审批通过后,迅速开展详查工作。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一三一队领导抽调麻银娟、师帅、焦建升、樊新艺、张雪娇以及2013年新招聘的四名女大学生加入了详查项目部。这时岭底项目部日渐壮大,加上生产人员、项目辅助人员总共将近三十人,而且年龄差距也较大,50、60、70、80及90后都有,大家人生阅历各不相同,性格习惯及认识也不近相同,如何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团队优势这是项目部领导面临的又一课题。
    针对这种情况,项目经理徐康吉每周一早8点组织的项目部例会雷打不动,及时处理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纠纷,对下一周的工作及时进行安排部署,大家集思广益,对如何做好岭底项目纷纷建言献策,畅所欲言,有效沟通,最后形成合力,大家其乐融融,一团和气。
    按照各自分工,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大家还利用业余时间发挥各自特长,项目负责贺敏聪自告奋勇自己动手利用黑板做板报,宣传一三一队,宣传基金项目。娇滴滴的“少爷”、“闺秀”们还突发奇想一起亲自动手开发项目部空余闲置土地,种上了韭菜、西红柿、辣椒等农作物。夏日的岭底项目部,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年轻的“80、90后”们,在项目部的大家庭里迅速的成长起来。
    2013年6月在陕西局总工程师段中会、地质处处长吕小俊组织的陕西局地勘项目质量检查中,岭底项目部力拔头筹,“一三一队岭底项目无论从项目组织管理、制度建设还是地质资料质量上是2013年全局施工项目中最好的”,岭底项目部得到省局领导的肯定!地勘女孩,你最美在岭底项目部,有一个一三一队人都知道的独特风景线,那就是项目部的八朵金花们!你要问,什么样的女孩最美丽?她们肯定会告诉你:认真工作的女孩最漂亮!
    麻银娟,是一三一队唯一的一名女研究生,岭底项目部副负责,主要从事整理资料,验收资料,编制报告等工作。她个子不高,语调平缓,柔美中彰显着独有的知性美。她本来计划2013年国庆节期间结婚,但因为项目工作忙,抽不开身,最终决定推到过年休假的时候再举办婚礼。
    刘金萍,是项目部的骨干,自从2010年来到一三一队后,她一直在野外一线工作,勘探经验丰富。因为常年在野外工作,她的皮肤被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浑身洋溢着一种健康美。2013年“五一”劳动节,她刚刚结婚,老公在山西某煤矿工作,“婚后婆婆曾希望我能辞职回山西找份工作,以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可我喜欢一三一队这个大家庭,喜欢地质这份工作。所幸老公一直很支持我!他平时也很忙,但只要他有假期,就会来山上看我。”说起自己的另一半,她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张雪娇,是这些姑娘中比较年长的一位,她刚刚休完产假返岗,老公在本单位干钻探工作,两人出野外是家常便饭。“爬山测点,我一点也不觉得苦,只是会常常想孩子,她还那么小,我们都不能常常陪她,怕她吃不好、睡不好,怕她想妈妈的时候会哭……”
     樊新艺、陈贝、王荣、梁靖雯和陈丽五个小姑娘是2011年、201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典型的80、90后女孩,浑身上下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刚来到一三一队就被分到如此大的项目,她们都感到非常开心。“谁说我们80、90后吃不了苦,别人能干得活儿,我们也能干好!”“都说地质勘探工作艰苦,可我们却不觉得。在野外的时候,累了可以看看天上的白云,休息的时候还能采上一把野花回去装扮宿舍。”“夏天,晚饭后我们还会结伴去附近的水库散步,日子别提多美了!呵呵……”她们欢快的诉说着。
                                       致我们火热的青春
    就是这样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在恶劣的环境中,砥砺激情斗志,不断的刷新着施工记录!
    截止2013年6月份,全面完成野外各项工作,获得各类资源量4.8亿吨,超额完成项目任务! 2013年7月,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基金项目办组织的最终野外质量验收中,岭底普查项目荣获91.5分,高居陕西省第三批基金项目煤类项目第一名!截止2013年11月中旬,岭底项目部共终孔24个,完成钻探进尺26500余米,完成测井工程量24000实测米,采集各类样品200余件(个),完成抽水试验4次。
    如今,他们仍旧一如继往的奋战在岭底项目详查勘探之中……
    虽然他们辛苦,但是他们工作的充实!高山不会忘记,因为那山之巅有他们步行的足迹,河流不会忘记,因为那河之畔有他们洒下辛勤的汗水!如今他们仍然在严寒之中坚守着,守望着他们心中那神圣的事业,他们无惧寒冬,他们甘于寂寞,他们乐于奉献,他们只为探寻着地球深处那 珍贵的乌金!这是他们最好的致青春!他们书写着自己的青春传奇,实现着自身的人生价值,践行着他们爱队爱家的庄严承诺!
    感谢时代,赋于他们机会!感谢困难,赋于他们坚强!感谢知识,赋于他们力量!这群“80、90后”的青春,在大山深处闪现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