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宣传

战地黄花分外香

浏览量:735       作者:王鑫鑫      来源:       日期: 2014-10-08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犹记上学事学过的这首采桑子词,词中字内无不洋溢出一种革命者的澎湃热血和阳光乐观的精神风貌。寒来暑往,疏忽之间,今又重阳,野外勘探一线,漫山遍野的黄花傲然怒放。伴随着柴油机日夜的轰鸣声,勘探人在野外营地在忙碌中度过了中秋节,如今重阳以至。一层秋雨一层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中秋之后,连绵的细细秋雨带给野外的的却是深深的凉意,虽然没有胡天八月的飞雪,但刚刚告别了酷暑的钻探工人却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棉袄。自中秋到重阳,一切如故,柴油机依旧日夜不停地轰鸣,钻探工人一班班日夜不停的忙碌,只是钻机周围的花朵又多了很多,迎着秋风壮重而灿烂的盛开。
    重阳节是中国人的重要的传统节日。《吕氏春秋》记载“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说明先秦时期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而今,一八六队已建队一甲子有余,作为一名勘探队员,回顾自己勘探队的光荣历史,既是对前辈同仁的感恩,也是对自我责任的明确。
    六十多年前一八六队的第一代勘探者们便转战祖国大江南北,为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寻找富强壮大所急需的“能量”;改革开放后,一八六队的第二代勘探者们大力发展地质勘探延伸产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最先涉足陕北石油开发市场,施工石油直井、丛式斜井920口,钻探进尺约100万米,有力地促进了陕北老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一八六队获得了由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北湾——太阳寺井田勘查许可证,从此走上了矿藏资源探采结合的发展新路,标志着一八六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次新跨越。2009年一八六队与陕西盾实人防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的股权转让签约仪式,至此,一八六队进入了人防设备制造这个全新的领域。2010年一八六队和山阳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山阳县马滩河水电开发协议。六十载峥嵘岁月,在一代代一八六勘探人的奋斗下,先后完成各类钻探进尺200余万米,提交各类地质报告178件,钻孔特、甲级孔率达100%,探明煤炭、盐矿、金属等矿产储量860多亿吨,先后发现了黄陇、神府、彬长、麟北等大型煤田,确立了陕西省煤炭资源大省地位。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前辈同事所创造的辉煌已经铭记于史册,未来的辉煌还待我们这一代一八六地勘人去铸就。然而,近年来,煤炭市场急剧下滑,工程量也随之减少,给我们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然而,在队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队人员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下,通过一系列“调结构”措施,积极应对,把行业不景气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点,稳步推进了经济的发展。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秋季一个收获的季节,对于我们行业似乎亦是如此,按照以往的工作规律,我们的大部分钻探工作在秋季完成。秋季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是单位补充新鲜血液的季节,每年秋季,新来的员工会度完培训期和实习期,正式投入工作岗位,踏上人生的另外一段征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野外依然是钻机不变的日夜轰鸣,钻工不变的不停忙碌,秋菊不变的漫山遍野。然而,今年花胜去年好!钻机已非以往的钻机,钻探技术工艺也非以往。技术和工艺在眨眼之间已经不知革新了多少代,技术和工艺的革新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青年一代勘探者“上下求索”的目标。中华传统重阳登高,然而登高不仅仅可以回顾一路攀登的历程,更是要登高望远,看清前方的目标和征程。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似乎让人感觉重阳节不曾来过,然而或许正是这样相似的情境才有了当年的战地黄花分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