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论坛

新常态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思考

浏览量:1375       作者:解云峰      来源:       日期: 2015-12-30

    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做好新常态下的群团工作,不断地凝心聚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更显其重要和必要,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期群团工作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群团组织自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充分认识党的群团工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群团组织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基本力量,群团工作是党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途径。在党的领导下,革命战争时期,群团组织广泛传播革命思想、动员革命力量,“唤起工农千百万”,汇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澎湃洪流;新中国成立以来,群团组织广泛动员引导各自联系的群众,踊跃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踊跃投身改革开放,在建设富强祖国、创造幸福生活的征程中不断奏响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凯歌。在紧跟党不懈奋斗的历程中,群团组织一方面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思想主张,动员群众为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而奋斗;另一方面,让群众认识到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指引和保障,充分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开创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的中国,向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进军冲刺的号角嘹亮,人民实现梦想、让人生出彩的舞台无比宽阔。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人民实现梦想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这些战略部署,需要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亿万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应对挑战。在新形势面前,群团组织组织动员群众、教育引导群众、联系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重了。同时应当清醒看到,与党和人民事业的要求相比,当前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在组织设置、活动方式、自身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
     二、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在党的领导下,群团组织团结带领所联系群众团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其根本任务。作为党的助手,各类群团组织有联系各社会群体的网络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群团组织要引领社会成员奋勇向前。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现阶段,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问题越多,越需要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越需要凝聚各阶层共识,越需要寻找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群团组织应该在所联系群体中多做工作,善做工作,使广大群众理性有序地参与到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去。
  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法律是治国之衡器,市场的趋利性需要法律去约束,公权力的腐败需要法律去惩治,少数人的非理性需要规范。这些都离不开群团组织的参与。说到底,依法治国维护的是公平正义的规则和秩序,最终保护的是广大底层民众的合法权利。当前社会群体的流动与分化加剧,利益诉求表达多元多样。作为群众之家,群团组织联系着亿万基层群众,有责任引导各个群体依法有序参与政治,依法有序表达诉求。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言,党群关系,从来都是诸多政治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中国共产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新常态下群众工作需要各级党组织和管理者共同来做。尤其是群团组织中的党员干部,自身就处于联系群众的第一线,要把执政党的理论和政治方针路线化为本群团的行动指南,把党的决策部署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更好地发挥群团联系本阶层群众的传统优势,进一步为党做好外围工作。
    三、构建新型“大群团”服务格局,注重“四个把握”

    1、准确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是群团工作的时代主题。中国梦描绘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实现我们党确定的宏伟目标,根本上要靠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群团要牢牢抓住这个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最广泛地把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广大群众成为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2、准确把握群团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切实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 

     群团组织要去“机关化”“娱乐化”。去‘机关化’,关键在于认清群团组织的群团属性,真正走进群众、亲近群众,和群众心连心。
    当前,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把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一要坚持发挥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贯彻落实,要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决策部署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去。二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明确职责定位、展现自身价值,更好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要实现好为群众服务的天职,增强群众观念,多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不断增强自身影响力和感召力。四要组织引导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团组织要从所联系群众的实际出发,发挥已有有效的管道和作用、设计务实管用的新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培育良好家风,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形成全社会崇德向善、敬业诚信、遵纪守法、互助友爱、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3、准确把握群团组织工作环境变化,切实提升群团组织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水平

    新的时期,群团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群团组织和社会工作方法已难以满足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新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纵深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型,多元化社会又对群团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群团工作在继承创新中需要不断加强,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群团组织必须及时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全面提高工作水平。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要更多关注、关心、关爱普通群众,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经常同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零距离接触,增进对群众的真挚感情。服务群众要盯牢群众所急、党政所需、群团所能的领域,重点帮助做好困难职工、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打造符合群众需求的工作品牌,推动构建覆盖广泛、快捷有效的服务群众体系。
    4、准确把握群团工作发展趋势,切实提高群团干部的工作能力
    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提高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扩大有效覆盖面,必须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成员发展、联系群众、开展活动的方式,立体化、多层面扩大组织覆盖。要推动群团组织转型,增强发展活力、赢得群众信任,群团干部是基础和关键,加强群团干部培养管理,选好配强群团领导班子,提高群团干部的能力,提高群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当务之急。一是群团干部要牢固树立以群众为本的理念,以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组织活动请群众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群众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群众一起评议,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二是群团干部要自我加压,自觉加强党的群团工作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研究,把握旗帜方向、增强党性修养,久久为功、积累学识,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三是群团干部要培养善于综合运用维权热线和网络论坛、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能力,进行网上引导和动员,站在网上舆论斗争最前沿,主动发声、及时发声、发出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四是群团干部要到火热的实践一线摸爬滚打、锻炼成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树立经常联系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真情同群众交友的好作风,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根本的工作作风,把工作重心放在最广大普通群众身上,竭诚为群众服务,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