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天地

我的母亲

浏览量:886       作者:阳晓红      来源:       日期: 2018-07-23

    多少次提起笔想写一写我的母亲,但终究没有写成,因为我知道母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爱,更重要的是她所经历的事,不是能用我笨拙的笔所能表达出来的,然而,今天,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决心为我的母亲写一点东西,哪怕是笨拙的表达。
    我的母亲出生在五十年代末一个生产队会计家庭,开始日子还算殷实,不幸的是,在她年仅12岁时,我的外公因病而撒手西去,从此生活变得困窘不堪,即使这样,我那可怜而又坚强的外婆也没有让母亲辍学,听说外婆后来找了一份当保姆的工作,受尽了委屈,母亲则在学堂里给老师同学们做饭,也还能赚一点钱贴补家用。母亲说即使做饭占去她大量的学习时间,她的功课却也从来没有因此而逊色过,特别是数理化差不多每次都名列第一。不过,或许是天注定的吧,她快要高考时恰好赶上“文化大革命”,高考被取消,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此时的母亲已是把学业荒废了,也就铸成了她现在的命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的父亲那时在几千里之外的陕西工作,为了使儿子与媳妇将来不受两地分居之苦,两位老人多次劝说他在工作单位找一个媳妇,但父亲执意不肯,他怎么放得下远在湖南老家的体弱多病的老父、老母啊!最后,经人介绍,父亲与母亲见面,两人彼此满意;不久,母亲就进了欧阳家的门。
    由于父亲要远离家乡去工作,照顾公婆,家务琐事一应大小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我的爷爷由于年轻的时候劳累太多,又没注意保养,所以老了身体有许多的疾病,奶奶也是个多病之人,母亲常常是在外干完活以后,又在家里忙活个不停。
结婚一年后,母亲就生下了姐姐,接着又生了我和弟弟,我们的年龄间距都不到两岁,一下子家里增添了几张嗷嗷待哺的嘴,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和家里分的那一点点田地,根本就解决不了我们家的温饱问题,被逼无奈,母亲毅然决定要到别人那承包几亩田,这是一项多么惊人的决定!村里人都睁大了眼睛,想看看这个丈夫常年在外,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与她相聚一个月的弱女子能干出一番什么事业来。令那些“是非者”们意想不到的是,母亲种的水稻不仅长势很好,产量也比其他人要高,也许这要归功于她比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那些人的嫉妒之心时不时地想宣泄一下,例如:夏季干旱的时候,不许母亲给稻田灌水,所以母亲只有等到晚上12点过后,人们大概都睡了,才和我悄悄上山放水,一直守到天亮。在没有其他渠道通往稻田的情况下,母亲好几次被阻止从他人水田里过水,好几个夜晚,母亲曾为此暗自流泪。
    在我幼小的时候,许多关于母亲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其中给我记忆最深的是那个可怕的夜晚。天空一片漆黑,雷轰隆隆地在屋顶滚动着,闪电瞬间把黑夜照成了白昼,风呼呼地狂吼着、咆哮着,整个屋子像在电闪雷鸣中摇荡着一般。我们一家人赶紧挤到一个床上,蜷缩在一起,突然母亲意识到稻田的缺口没有开通,要是下暴雨的话,刚植下的禾苗就要被大雨冲走。于是母亲猛地起床,点了一盏煤油灯,拉着我就往稻田跑去,刚走了几步,灯就被风吹灭了,而可怕的闪电此时成了我们母女俩的照明灯,为了保护我们一家的口粮不受损失,电闪和雷鸣所带来的恐惧早已被抛在了脑后。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姐姐上中专,弟弟上小学。此时母亲的腿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膝盖受损,医生建议她休息,所以父亲不得不决定将母亲接到单位去,但并不是去玩,而是在不动用太多劳力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地为我们姐弟三个赚钱,供我们读书。
一年之后的年底,母亲回来了,站在远处,我几乎没有认出她来,因为她那原来还算白的脸,此时已变成了棕黄色;原来平坦的脸上陡然凸起了两个大颧骨,我的心猛地揪疼了,后来听母亲说:她在那边摆了个馍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下雪都要在单位门口守着;她说她一天吃饭只需要一两块钱,早上煮一顿白米饭,再买一点青菜和青椒就能过一天。母亲说这些话时是如此从容,而我的心却隐隐作痛。
    现在,母亲已年过六十,头上早已爬满了银发,脸上的皱纹也一年年多了,加之又有各种疾病缠身,母亲面容也已显苍老。而她还没停止对子女的付出,还在为她的子女尽力分担,帮着带娃,帮着做饭。
    母亲说:我跟你爸现在还没老到让你们照顾的时候,现在只有我们对你们的牵挂,你们好好上班,好好生活,你们不要老是挂念我们,我们还能动,哪天真的动不了了再说吧。
    唐代诗人孟郊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是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近日,网络上曝光了一张摆在习近平总书记书架上的照片,照片中习总书记拉着母亲的手在公园里散步,那是一副幸福的画面。当母亲老了,我想陪伴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
    母亲,您养我小,我养您老。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对我们不要太牵挂,我们已经长大。



    编者:该文荣获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系统2018年“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征文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