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论坛
浅谈地勘单位改制过程中的工会工作
浏览量:826
作者:刘西林
来源:
日期: 2009-11-18
2009年以来,陕西省地勘单位相继启动企业化改革,由事业管理体制转变为企业管理体制。这是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必然会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给职工带来思想上的深刻变化,认识上会或多或少的产生迷茫和困惑。
新旧体制交替,建立新体制会使一些问题显现出来,职工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思想困惑和心理压力,思想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日益增多,保持队伍稳定构建和谐单位的难度加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思想更加活跃,观念不断更新,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且复杂多样,因此统一职工思想的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地勘单位深入推进改革就是要打破常规,建立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新机制。各地勘单位为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就必须发挥工会工作宣传引导、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作用,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干部职工支持发展、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的根本利益,在维护单位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关心职工群众疾苦,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反映职工群众愿望,解决职工群众困难。但在事业体制下的工会工作体系及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形势的变化,需要进行创新。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工会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以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取得成功。
一、现代企业工会工作的新内涵
现代企业工会工作,就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会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和科技手段,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会工作新形式、新内容。工会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要用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和思想问题,不断提高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在企业管理中履行好维权和参与职能。
二、创新现代企业工会工作的内容
新时期工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除了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等传统的内容外,还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加职工群众所关心和欢迎的内容,增加教育的技术知识含量,突出时代感,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1.思想观念创新。“打不开思想解放的门,就迈不开改革发展的步”。 在思想观念上创新,就是要摆脱唯书唯上,向“求是”转变,把握主动权,树立超前意识,为企业面向市场、竞争取胜服务,树立起支持、参与、服务于经济建设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市场经营存在着“服务”,工会工作也应贯彻“服务”二字。企业职工既是工会工作实施的对象,更是企业工会工作者的“市场”和“用户”,工会干部要站在企业发展和企业干部职工的立场上,在对干部职工了解与理解的基础上为大家服好务,从服务中得到企业各层面的理解和支持。通过有形的服务、无形的引导,密切干群关系,凝聚民心,增强向心力,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2.工作机制创新。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应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为前提,以有利于协调各种新的关系为基点,以更能充分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高度统一,从而形成三个格局:一是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领导格局;二是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目标明确,权责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高效运行的工作格局;三是形成以专职工会干部为骨干,以党员、先进人物和经营管理人员为基本队伍,吸引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格局。
3.围绕经济创新。生产经营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第一需要,企业工会工作必须围绕和服从、服务于企业的中心任务,要融入现代企业管理之中,跟上改革的步伐,做到与企业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企业工会工作者要多站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立场与角度思考问题,使工会工作能为企业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接受,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步调相一致,做到协调发展。
4.培育“职工”创新。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于职工的思想,在于职工队伍的志气和士气,只有一流的人品,才会干出一流的工程;有了一流的工程,才会创造一流的效益。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内容的创新,关键要着眼于人的现代化,人是有理性、有感情的。感情决定思考的方式,理性决定思考的结果。关心人本身就是工会工作,而且影响更大、效果更好。因此,必须用心,做到以情感人,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工会工作内容必须自觉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启发人—关心人—激励人—塑造人的思路,寻求工会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创造性的做好人的工作,稳定职工思想。
5.解决实事创新。企业工会工作是以人为本、虚实结合的工作,不能一味地讲虚的,时间一长就缺乏吸引力,要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切实为职工办实事,这样才能使工会工作焕发活力。在实践中,职工群众之所以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少数思想认识问题外,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因此,在解决职工群众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时,要注意掌握情绪,研究职工思想观念的变化,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解疑释惑,又排忧解难,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
6.文化建设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文化是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文化是思想的载体,要积极培育精神文化、建立人本文化、探索经营文化、构筑管理文化。工会工作应着力加强反映时代精神、适应实践要求的新理论和新知识、新文化的学习教育,把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文化性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先进文化去教育人、影响人、鼓舞人,在职工队伍中大力灌输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在企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推进企业的全面进步。
三、创新现代企业工会工作的形式
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工会工作,必须适应企业生产效益化、经营市场化、管理科学化等新要求,必须适应现代传媒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迅速及时、内容丰富的特点。这些因素不仅要求工会工作内容进行创新,而且要求工会工作在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1.创建网络化工会管理体系。现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因此,工会工作要手段新、方式新,要先声夺人。工会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各种新颖有效的载体和手段,充分利用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不断提高工会工作艺术和宣传水平。通过新颖的做法,让职工群众多受自我教育,培养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能力,通过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工会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建平等、互动式工作体系。工会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人都是有感情的、知晓道理的,因此要让职工群众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客体变为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都达到相互交融,相互贯通,逐渐实现说教式向引导式、号召式向激发式、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在平等交流中激发受教育者参与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使教育生动活泼、入心入脑。
3.创建系统化工会管理体系。现代工会工作需要整合企业的有生力量,真正实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创建系统化的大工会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工会工作的创新,就要及时把一些理论水平高、政治素质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工会队伍中来。同时,要特别注意搞好工会人员队伍培养,加强工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会人员素质,保持工会人员队伍稳定。
4.创建灵活多样的沟通体系。在单位里,对于共性问题可以召开大会予以宣传、解释,但每个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因其工作岗位、学历、经历、要求等不同而不一样。 因此,工会干部在注重共性问题的同时,更要下功夫解决个性问题,这就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通过个别谈心、家庭走访或者设立职工接待日等形式,摸清不同层次人员、不同工种人员的心理和思想,进行换位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科学的态度和对立统一的观点,经常对职工群众的心理和思想进行分析,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本质,抓住思想和行为苗头,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工会教育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5.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工会工作要根据群众求知求乐品位不断提高的实际,把思想工作巧妙地融入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之中,进而把满足群众求知求乐需求与实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融为一体,使工会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
作为有着“生命线”之称的工会工作必须时刻贴近新形势、适应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这既是深化改革、提高效益、保持稳定的需要,也是工会工作不断焕发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工会工作者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开拓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式,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为促进企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新旧体制交替,建立新体制会使一些问题显现出来,职工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思想困惑和心理压力,思想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日益增多,保持队伍稳定构建和谐单位的难度加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思想更加活跃,观念不断更新,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且复杂多样,因此统一职工思想的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地勘单位深入推进改革就是要打破常规,建立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新机制。各地勘单位为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就必须发挥工会工作宣传引导、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作用,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干部职工支持发展、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的根本利益,在维护单位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关心职工群众疾苦,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反映职工群众愿望,解决职工群众困难。但在事业体制下的工会工作体系及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形势的变化,需要进行创新。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工会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以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取得成功。
一、现代企业工会工作的新内涵
现代企业工会工作,就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会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和科技手段,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会工作新形式、新内容。工会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要用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和思想问题,不断提高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在企业管理中履行好维权和参与职能。
二、创新现代企业工会工作的内容
新时期工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除了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等传统的内容外,还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加职工群众所关心和欢迎的内容,增加教育的技术知识含量,突出时代感,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1.思想观念创新。“打不开思想解放的门,就迈不开改革发展的步”。 在思想观念上创新,就是要摆脱唯书唯上,向“求是”转变,把握主动权,树立超前意识,为企业面向市场、竞争取胜服务,树立起支持、参与、服务于经济建设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市场经营存在着“服务”,工会工作也应贯彻“服务”二字。企业职工既是工会工作实施的对象,更是企业工会工作者的“市场”和“用户”,工会干部要站在企业发展和企业干部职工的立场上,在对干部职工了解与理解的基础上为大家服好务,从服务中得到企业各层面的理解和支持。通过有形的服务、无形的引导,密切干群关系,凝聚民心,增强向心力,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2.工作机制创新。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应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为前提,以有利于协调各种新的关系为基点,以更能充分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高度统一,从而形成三个格局:一是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领导格局;二是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目标明确,权责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高效运行的工作格局;三是形成以专职工会干部为骨干,以党员、先进人物和经营管理人员为基本队伍,吸引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格局。
3.围绕经济创新。生产经营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第一需要,企业工会工作必须围绕和服从、服务于企业的中心任务,要融入现代企业管理之中,跟上改革的步伐,做到与企业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企业工会工作者要多站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立场与角度思考问题,使工会工作能为企业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接受,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步调相一致,做到协调发展。
4.培育“职工”创新。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于职工的思想,在于职工队伍的志气和士气,只有一流的人品,才会干出一流的工程;有了一流的工程,才会创造一流的效益。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内容的创新,关键要着眼于人的现代化,人是有理性、有感情的。感情决定思考的方式,理性决定思考的结果。关心人本身就是工会工作,而且影响更大、效果更好。因此,必须用心,做到以情感人,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工会工作内容必须自觉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启发人—关心人—激励人—塑造人的思路,寻求工会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创造性的做好人的工作,稳定职工思想。
5.解决实事创新。企业工会工作是以人为本、虚实结合的工作,不能一味地讲虚的,时间一长就缺乏吸引力,要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切实为职工办实事,这样才能使工会工作焕发活力。在实践中,职工群众之所以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少数思想认识问题外,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因此,在解决职工群众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时,要注意掌握情绪,研究职工思想观念的变化,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解疑释惑,又排忧解难,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
6.文化建设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文化是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文化是思想的载体,要积极培育精神文化、建立人本文化、探索经营文化、构筑管理文化。工会工作应着力加强反映时代精神、适应实践要求的新理论和新知识、新文化的学习教育,把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文化性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先进文化去教育人、影响人、鼓舞人,在职工队伍中大力灌输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在企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推进企业的全面进步。
三、创新现代企业工会工作的形式
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工会工作,必须适应企业生产效益化、经营市场化、管理科学化等新要求,必须适应现代传媒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迅速及时、内容丰富的特点。这些因素不仅要求工会工作内容进行创新,而且要求工会工作在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1.创建网络化工会管理体系。现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因此,工会工作要手段新、方式新,要先声夺人。工会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各种新颖有效的载体和手段,充分利用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不断提高工会工作艺术和宣传水平。通过新颖的做法,让职工群众多受自我教育,培养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能力,通过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工会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建平等、互动式工作体系。工会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人都是有感情的、知晓道理的,因此要让职工群众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客体变为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都达到相互交融,相互贯通,逐渐实现说教式向引导式、号召式向激发式、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在平等交流中激发受教育者参与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使教育生动活泼、入心入脑。
3.创建系统化工会管理体系。现代工会工作需要整合企业的有生力量,真正实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创建系统化的大工会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工会工作的创新,就要及时把一些理论水平高、政治素质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工会队伍中来。同时,要特别注意搞好工会人员队伍培养,加强工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会人员素质,保持工会人员队伍稳定。
4.创建灵活多样的沟通体系。在单位里,对于共性问题可以召开大会予以宣传、解释,但每个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因其工作岗位、学历、经历、要求等不同而不一样。 因此,工会干部在注重共性问题的同时,更要下功夫解决个性问题,这就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通过个别谈心、家庭走访或者设立职工接待日等形式,摸清不同层次人员、不同工种人员的心理和思想,进行换位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科学的态度和对立统一的观点,经常对职工群众的心理和思想进行分析,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本质,抓住思想和行为苗头,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工会教育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5.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工会工作要根据群众求知求乐品位不断提高的实际,把思想工作巧妙地融入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之中,进而把满足群众求知求乐需求与实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融为一体,使工会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
作为有着“生命线”之称的工会工作必须时刻贴近新形势、适应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这既是深化改革、提高效益、保持稳定的需要,也是工会工作不断焕发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工会工作者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开拓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式,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为促进企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下一篇:浅议工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上一篇:对地勘单位凝聚力的问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