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论坛

加强“人性化”管理 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浏览量:821       作者:拓宝生      来源:       日期: 2009-11-18
    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企业管理整个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的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企业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便是人。生产力三要素中人(即劳动者)是第一要素,它是生产工具的使用者,劳动资料的掌管者,新科技、新思维的创造者。自然而然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
    人作为自然界中最有灵性的生物,有思想、有情感。对人的管理也即对人性的管理。人性是什么?答曰:人性是一种对感性、理性、自由、平等追求的欲望。而人性化是指人性的关系协调。“人性化”管理就是通过与被管理者思想的对话使企业的各项政策、制度、管理方式等等能为员工所接受,在原则不变的前提下使我们的管理方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做
好“人性化”的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工会的工作水平,才能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的群众性体现在工会代表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的正当利益,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方面。工会的群众性还体现在工会组织内部的民主性方面。工会内部生活的民主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地位和权利是平等的,工会内部的事务由会员群众当家作主,实现会员群众办工会。二是工会内部应该具有更充分,更广泛的民主生活,工会工作要依靠广大的积极分子和会员群众,工会的活动要从会员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出发,工会的工作和活动置于会员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之中。三是工会的工作方法,采取吸引的方法,说服的方法和群众自我教育的方法。所以说加强“人性化”的管理工作同工会组织的群众性的工作是相符相同的。做好“人性化”的管理工作,是工会工作的水平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
    古人云:“人情之礼,不可不察”。“人性化”管理是一种民主管理,它尊重员工的想法和意见,能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明白自己才是企业的主人,使员工潜在的“要我做”向“我要做”意识转型,使员工主观能动地参与到企业建设上来。
“人性化”管理能大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人性化”管理提倡和谐管理。在大力提倡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创建和谐企业也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可为企业尽可能多的留住人才,使员工明白“企业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内涵,使企业融汇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性化”管理为企业做出正确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全民决策”的管理制度。它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而集百家之长,它尊重员工“众说纷纭”而求同存异。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态进行有序组织和改造的过程。
    开展工会工作:落实好关心群众生活、实现职工群众的愿望、满足职工群众的需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是基点。也是做好“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做好工会工作,一是要把握好工会定位,处理好与企业利益的关系,工会代表职工群众,在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的过程中,要抓住企业发展这个关键,通过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和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维护职工权益要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工会法》中明确指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 “维权”是工会工作四项职能中突出的职能,在法律上确认了工会代表者、维护者的身份。揭示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是工会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要充分体现维权的本质要求,必须创新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始终把保持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工作的最大优势。胡锦涛总书记说的“群众利益无小事”,突破了传统服务观念,是一种创新。工会干部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都要心里装着职工群众,工作依靠职工群众、一切服务职工群众,使广大职工群众切实感到工会是自己的组织,工会工作才能真正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人性化管理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人际权力管理阶段、人际沟通阶段、合作管理阶段、奉献管理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实际是企业文化与员工个人意识或文化意识进行整合的过程。
    人际权力管理阶段由于员工来自四面八方,员工的文化意识不一样,而可能出现混乱和冲突,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并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促使员工服从企业管理。
    人际沟通阶段其实已进入人性化管理的意识培育和调整阶段,是为企业发展、成长塑造企业文化的开始。在此阶段应着重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并开始逐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合作管理阶段是培育企业文化的重要阶段,企业领导如不注重研究分析自己企业的特点就没有文化上的创新,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且这一个阶段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奉献管理阶段是全文化管理阶段,就是企业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全体员工也融入到了企业文化之中,这时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自觉地在企业文化的支配之下,并能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很快地联合行动,采取对策。
    企业只有了解了人性中这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职工的行为和动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才能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更高的更能发挥全员潜能的管理目标。
    孔子云:“故小过,举贤才”其实也就是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一种概括。“人性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对企业来说就是尊重员工、相信员工、关心员工。
    尊重员工简要的说就是要给员工“面子”,企业的员工来自不同地方,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社会关系都不尽相同。要充分尊重员工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保护其个人隐私、秘密。要提倡“公开表扬,私下批评”。公开表扬能极大鼓舞员工,私下批评更能为员工所接受。
    相信员工就是将工作放心交由他们去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说企业是一个大舞台,那么舞台的演员就是企业的员工, 相信员工就是让员工在自己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角色,让他们不必拘谨,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才能。有了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员工才能思如泉涌、愈挫愈勇。
    关心员工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社会需求。首先我们要尽可能提高员工的待遇。都说好牛才能产好奶,其实牛能产好奶并非是牛好而是因为它吃的是“粮”草。“千里马”能决胜千里,缘它一天吃掉了千担粮。有人说:“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后续产物。”关心员工不仅是物质的更应是精神上的。这就要求企业在每一季度或者每一年度开展优秀员工评比活动,表彰先进个人;提供员工更多的学习机会,晋升他们的技术职称。
    “人性化”管理还应融入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是指企业自身文化特点的一种价值取向。它包括企业的人文文化以及企业的社会价值取向。而“人性化”管理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段美妙插曲为企业文化注入了和谐的理念,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