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论坛
建设和谐职工之家,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浏览量:1427
作者:黎耀斌 马 萌
来源:
日期: 2014-12-30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一队工会,隶属于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工会。现有职工518人,工会会员518人(其中:女职工会员84人),下属车间工会12个,工会小组17个。近两年来,我们按照上级工会和队党委的要求,围绕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中心,积极开展职工之家建设活动,两年来,使我队工会保持了党政认可、会员、职工满意的职工之家。
一、围绕中心工作,建设职工效益之家
一是开展以“拓市场、细管理、保质量、增效益”为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我们充分发挥工会建设职能,紧紧围绕单位“拓市场、细管理、保质量”等中心任务,开展提升技能活动。两年来,组织非煤矿产勘探、煤矿探放水、地质灾害治理、油气探采等技能培训8期,参培职工263人次,组织地质员技术学习竞赛2次,组织市场经营管理培训3次,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培训4期,使职工思想素质和技能素质同步提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班组比业绩、职工比贡献,两年来评选出先进集体6个、先进班组12个、先进个人54个。樊文利同志荣获陕西省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称号,张珂耀同志被授予陕西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荣誉称号。郝鹏同志参加陕西能源集团首届职工技能大赛,荣获焊工组比赛第四名。高景明同志荣获陕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优秀地质队员称号。他们为全公司职工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二是开展“结对帮联,提质增效”活动。地质研究院是我公司的专业技术核心部门,为公司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2014年,工会与地质勘查研究院开展了“结对帮联,提质增效”活动,以信息互通、业务指导和破解难题为抓手,依托工会的部门优势,从精细化管理入手,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传帮带活动,提升了职工的业务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并撰写了《一三一公司地质勘查研究院职工队伍结构现状与素质提升途径调查报告》,共同挖掘发展潜力,为我公司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是开展科技创新。在重视和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工会的作用,引导职工为单位创新作出贡献。2013年由我队科技人员主持研发的A型钻塔底座研制成工,并投入使用,获陕西省职工技术创新专利。2014年我队又推广应用野外钻机远程视频管理系统,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职工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经营工作,为推动我队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2013年至2014年,全队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任务,职工人均收入突破6.5万元。
二、开展“安康杯”竞赛,建设职工安全之家
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群众性安全管理工作。三年来,我们首先在安全理念上,突出一个“情”字,以人为本,防微杜渐。通过内部刊物、内部互联网络、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形式,宣传“安康杯”竞赛活动,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渲染安全生产气氛,扩大影响力;制定培训计划,抓好“四个环节”:即管理人员为重要环节,特种作业人员为关键环节,班组长为基本环节,新进人员(含临时工)为薄弱环节,从而增强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工会还实行了群安员聘任制度,制定下发了《聘任群众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实施办法》,聘请了18名群安员,定期对他们进行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提高认识,规范管理,发放津贴,达到了增强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提高事故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在安全管理上,我们长年坚持开展“十个一” 活动。增长了广大职工杜绝违章作业、制止违章指挥的自觉性和能力。2013年队工会在野外钻机进行了“一法三卡”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后,2014年起在各生产单位全面推广“一法三卡”工作,促进了生产一线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了职工人身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根据职业健康防护要求,每两年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体检档案。为452名职工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互助保险,职工群众的安全健康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维护职工权益,建职工民主之家
一是坚持并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规范开好一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定《职工代表提案征集处理制度》,做好提案审查立案工作,民主确定职代会议案,组织职工代表认真审议各项议题,2014年,收到涉及职工生活、劳动工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17件提案中,经过职代会提案审查小组认真梳理和分类,共立案8件。落实件。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每对中层以上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让群众和职工参与其中。做好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对需职代会审议的事项,及时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审议。开展职工代表巡查活动,对职工关注的西安基地建设工程,工会多次组织职工代表就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开展巡查,取得了服务职工、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
二是创建队务公开星级单位。坚持队务公开民主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同步进行、与工作业绩考核同步考评,制定完善队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使队务公开成为有章可循的日常管理活动,结合机构设置和生产经营实际,构建了公司(队)—分公司(院、厂、分队)—班组三级队务公开机制,形成了队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与队伍组建、民主管理、业绩考核的“三个同步”格局。形成了阳光队务、和谐企业新氛围,荣获陕西省能源化工地质工会三星级厂务公开单位称号。
三是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行政签定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合同履约率100%。
四、关心职工生活,建职工温暖之家
一是认真落实“三不让”政策,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认真落实“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的“三不让”政策。队工会不断完善帮困机制,通过车间工会、工会小组及时了解职工生活困难情况,队工会及时更新困难职工档案。坚持做到“五必访”。当职工有困难时,工会都会第主动联系、给予帮助,并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在第一时间把组织的关怀送到职工的身边,力所能及地帮助职工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近两年来,全队困难补助35人次,发放困难补助金35000元,发放困难职工子女就学补贴90000元;办助学借款6人次,累计资金18000元。两节期间慰问困难职工和离退休职工56户,“五·一”、“十·一”队行政和工会共同筹集送资金80000万多元,慰问野外施工钻机和项目部职工。暑期队工会还拨出专款,由队领导亲自带队,购买西瓜、饮料、药物等防暑物品,为野外外作业职工送去清凉。在隆冬季节、汛期、雷期等特殊时期,组织职工代表对劳动安全、防洪、防寒等工作进行检查,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进行督促整改,有效的保护了职工的劳动安全。
二是切实维护职工利益,提高职工保障水平。队工会坚持每年定期组织全体女职工进行妇科普查,为女职工统一购买了“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险”;坚持开展职工子女成才工程,每年给考上大学的职工子女发放成才奖励,激发了职工子女好学上进的热情。我们还十分关心离退休职工的生活。每年老年节和春节期间都对离退休职工进行走访慰问,并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10万多元。
三是坚持开展文化和生活两线建设,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在文化线建设上,队工会为各基层单位订阅了报刊杂志,并及时的购置、更新、补充文体活动用品,对野外一线职工定期送去书籍杂志;在生活线建设上,为一线钻机配置了统一的机装箱式灶房、床上用品、电视机等必备设施,为保障队部单身职工的吃住,完善了职工食堂建设,建成了单身职工公寓楼,40多名单位职工喜迁新居。
四是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队工会坚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活跃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成立了篮球、乒乓球、棋牌、钓鱼、书画、文学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小组,按职工的兴趣爱好不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和竞赛,经常与外单位进行友谊赛,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文化氛围。队工会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迎新春游艺活动和老年职工综合运动会,受到职工一致好评;坚持组织“三八”女职工文体活动,此外,还先后组织了羽毛球、乒乓球赛、登山、征文、演讲、岗位描述、书画摄影作品展等各类文体活动。先后组队参加了韩城市元旦越野赛和“倡环保、强体魄、推旅游”千人自行车越野等活动,并荣获优秀组织奖;组队参加局第七届职工羽毛球比赛、第四届职工登山比赛,组队参加省局女职工知识竞赛和岗位描述竞赛活动,组织参加省能源化工地质工会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我与改革创新”征文活动,且多篇文章被《陕西能化工运》刊发。使职工在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中领悟企业同心文化的深刻内涵,广大职工呈现出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五、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按照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原则,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一是严格按照《中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法律法规要求,按时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民主选举车间工会组织,工会组织机构的健全,保障了对工会工作的领导。
二是坚持管理与监督分离,依法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确保工会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在经费使用上没有出现任何违纪违规问题。
三是推行会员档案、会籍动态管理制度。在会职工作变动时及时更新工会档案,在新同志进队时及时动员入会,实现了新进一人、入会一人、工会全覆盖。
四是工会领导定期与会员交心谈心,广泛收集群众心意见和建议,扩大内部民主,不断改进工会工作。两年来队工会共收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近20条。
五是加强对工会委员的培训与管理。督促工会委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加强学习,认真履职,创新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将肩负重任,努力作为,团结广大职工群众一道前进,为实现一三一公司(队)经济转型升级和地质产业延伸的宏伟目标再立新功。
一、围绕中心工作,建设职工效益之家
一是开展以“拓市场、细管理、保质量、增效益”为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我们充分发挥工会建设职能,紧紧围绕单位“拓市场、细管理、保质量”等中心任务,开展提升技能活动。两年来,组织非煤矿产勘探、煤矿探放水、地质灾害治理、油气探采等技能培训8期,参培职工263人次,组织地质员技术学习竞赛2次,组织市场经营管理培训3次,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培训4期,使职工思想素质和技能素质同步提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班组比业绩、职工比贡献,两年来评选出先进集体6个、先进班组12个、先进个人54个。樊文利同志荣获陕西省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称号,张珂耀同志被授予陕西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荣誉称号。郝鹏同志参加陕西能源集团首届职工技能大赛,荣获焊工组比赛第四名。高景明同志荣获陕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优秀地质队员称号。他们为全公司职工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二是开展“结对帮联,提质增效”活动。地质研究院是我公司的专业技术核心部门,为公司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2014年,工会与地质勘查研究院开展了“结对帮联,提质增效”活动,以信息互通、业务指导和破解难题为抓手,依托工会的部门优势,从精细化管理入手,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传帮带活动,提升了职工的业务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并撰写了《一三一公司地质勘查研究院职工队伍结构现状与素质提升途径调查报告》,共同挖掘发展潜力,为我公司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是开展科技创新。在重视和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工会的作用,引导职工为单位创新作出贡献。2013年由我队科技人员主持研发的A型钻塔底座研制成工,并投入使用,获陕西省职工技术创新专利。2014年我队又推广应用野外钻机远程视频管理系统,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职工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经营工作,为推动我队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2013年至2014年,全队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任务,职工人均收入突破6.5万元。
二、开展“安康杯”竞赛,建设职工安全之家
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群众性安全管理工作。三年来,我们首先在安全理念上,突出一个“情”字,以人为本,防微杜渐。通过内部刊物、内部互联网络、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形式,宣传“安康杯”竞赛活动,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渲染安全生产气氛,扩大影响力;制定培训计划,抓好“四个环节”:即管理人员为重要环节,特种作业人员为关键环节,班组长为基本环节,新进人员(含临时工)为薄弱环节,从而增强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工会还实行了群安员聘任制度,制定下发了《聘任群众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实施办法》,聘请了18名群安员,定期对他们进行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提高认识,规范管理,发放津贴,达到了增强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提高事故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在安全管理上,我们长年坚持开展“十个一” 活动。增长了广大职工杜绝违章作业、制止违章指挥的自觉性和能力。2013年队工会在野外钻机进行了“一法三卡”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后,2014年起在各生产单位全面推广“一法三卡”工作,促进了生产一线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了职工人身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根据职业健康防护要求,每两年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体检档案。为452名职工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互助保险,职工群众的安全健康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维护职工权益,建职工民主之家
一是坚持并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规范开好一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定《职工代表提案征集处理制度》,做好提案审查立案工作,民主确定职代会议案,组织职工代表认真审议各项议题,2014年,收到涉及职工生活、劳动工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17件提案中,经过职代会提案审查小组认真梳理和分类,共立案8件。落实件。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每对中层以上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让群众和职工参与其中。做好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对需职代会审议的事项,及时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审议。开展职工代表巡查活动,对职工关注的西安基地建设工程,工会多次组织职工代表就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开展巡查,取得了服务职工、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
二是创建队务公开星级单位。坚持队务公开民主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同步进行、与工作业绩考核同步考评,制定完善队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使队务公开成为有章可循的日常管理活动,结合机构设置和生产经营实际,构建了公司(队)—分公司(院、厂、分队)—班组三级队务公开机制,形成了队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与队伍组建、民主管理、业绩考核的“三个同步”格局。形成了阳光队务、和谐企业新氛围,荣获陕西省能源化工地质工会三星级厂务公开单位称号。
三是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行政签定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合同履约率100%。
四、关心职工生活,建职工温暖之家
一是认真落实“三不让”政策,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认真落实“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的“三不让”政策。队工会不断完善帮困机制,通过车间工会、工会小组及时了解职工生活困难情况,队工会及时更新困难职工档案。坚持做到“五必访”。当职工有困难时,工会都会第主动联系、给予帮助,并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在第一时间把组织的关怀送到职工的身边,力所能及地帮助职工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近两年来,全队困难补助35人次,发放困难补助金35000元,发放困难职工子女就学补贴90000元;办助学借款6人次,累计资金18000元。两节期间慰问困难职工和离退休职工56户,“五·一”、“十·一”队行政和工会共同筹集送资金80000万多元,慰问野外施工钻机和项目部职工。暑期队工会还拨出专款,由队领导亲自带队,购买西瓜、饮料、药物等防暑物品,为野外外作业职工送去清凉。在隆冬季节、汛期、雷期等特殊时期,组织职工代表对劳动安全、防洪、防寒等工作进行检查,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进行督促整改,有效的保护了职工的劳动安全。
二是切实维护职工利益,提高职工保障水平。队工会坚持每年定期组织全体女职工进行妇科普查,为女职工统一购买了“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险”;坚持开展职工子女成才工程,每年给考上大学的职工子女发放成才奖励,激发了职工子女好学上进的热情。我们还十分关心离退休职工的生活。每年老年节和春节期间都对离退休职工进行走访慰问,并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10万多元。
三是坚持开展文化和生活两线建设,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在文化线建设上,队工会为各基层单位订阅了报刊杂志,并及时的购置、更新、补充文体活动用品,对野外一线职工定期送去书籍杂志;在生活线建设上,为一线钻机配置了统一的机装箱式灶房、床上用品、电视机等必备设施,为保障队部单身职工的吃住,完善了职工食堂建设,建成了单身职工公寓楼,40多名单位职工喜迁新居。
四是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队工会坚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活跃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成立了篮球、乒乓球、棋牌、钓鱼、书画、文学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小组,按职工的兴趣爱好不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和竞赛,经常与外单位进行友谊赛,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文化氛围。队工会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迎新春游艺活动和老年职工综合运动会,受到职工一致好评;坚持组织“三八”女职工文体活动,此外,还先后组织了羽毛球、乒乓球赛、登山、征文、演讲、岗位描述、书画摄影作品展等各类文体活动。先后组队参加了韩城市元旦越野赛和“倡环保、强体魄、推旅游”千人自行车越野等活动,并荣获优秀组织奖;组队参加局第七届职工羽毛球比赛、第四届职工登山比赛,组队参加省局女职工知识竞赛和岗位描述竞赛活动,组织参加省能源化工地质工会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我与改革创新”征文活动,且多篇文章被《陕西能化工运》刊发。使职工在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中领悟企业同心文化的深刻内涵,广大职工呈现出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五、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按照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原则,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一是严格按照《中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法律法规要求,按时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民主选举车间工会组织,工会组织机构的健全,保障了对工会工作的领导。
二是坚持管理与监督分离,依法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确保工会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在经费使用上没有出现任何违纪违规问题。
三是推行会员档案、会籍动态管理制度。在会职工作变动时及时更新工会档案,在新同志进队时及时动员入会,实现了新进一人、入会一人、工会全覆盖。
四是工会领导定期与会员交心谈心,广泛收集群众心意见和建议,扩大内部民主,不断改进工会工作。两年来队工会共收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近20条。
五是加强对工会委员的培训与管理。督促工会委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加强学习,认真履职,创新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将肩负重任,努力作为,团结广大职工群众一道前进,为实现一三一公司(队)经济转型升级和地质产业延伸的宏伟目标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