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论坛

试论工会组织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的作用

浏览量:911       作者:解云峰      来源:       日期: 2013-07-1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最热的话题之一。如何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贡献是当前工会工作中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工会应站在企业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推进企业加强创新管理、促进企业和谐建设中的作用,以助推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和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经济发展是靠资本、资源、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的,根据要素的不同组合,经济发展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劳动力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来推动,叫做粗放式发展,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是粗放式发展的特征;——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来推动,叫做集约式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是集约式发展的特征。我们现在所说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公认;但是与此同时,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令人担忧。关于资源,我国资源总量较大,种类比较齐全,但是人口庞大,人均资源量小,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关于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特别是今年北京等地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更是让国人触目惊心,引起恐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习近平总书记为全体中国人描绘了宏伟的“中国梦”;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成小康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陕西梦”;我们陕西省煤田地质公司2013年提出的“保安全、保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工作思路都将依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效益、质量的提高。
工会组织要以当前开展的“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发展转型中,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实现“陕西梦” 和“中国梦”而立足岗位,创新奉献。
    二、新时期工会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工会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其地位、作用和职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会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认识多元化。职工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特点,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加大。二是负面影响深远。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官二代”“富二代”现象、频繁爆发的腐败现象等都极大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三是认识发展不全面。少数干部对工会工作认识模糊,片面地认为工会与企业发展关系不大,可有可无,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者也单纯地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就是发展了,弱化了工会组织的作用。四是民主意识不深入。由于认识不全面,导致一些企业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不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善于吸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压制了职工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发展。五是队伍建设不科学。一些企业对职工的教育没有预案,培训没有方案,职工成长进步没有长效机制,致使企业人才欠缺,后继发展乏力。 
    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企业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特别是在当前转型发展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工会要有其名更要有其实。
    (一)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创新力,坚定支持和推进改革
    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尤其要加强对劳动关系和职工权益问题的研究,把发挥工会职能优势同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充分认识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作机构的作用,增强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把企业工会工作建设抓紧、抓好。坚持用创新精神,全方位融入企业管理,进一步挖掘广大员工的潜能,使工会工作充满活力,努力实现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企业适应改革、改制、发展转型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大力加强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而员工也有提高个人素质、渴望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者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工会工作就应与此相结合,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保证。首先,以“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为主线,千方百计为提高职工素质搭建学习平台。企业工会组织要引导职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为本”的思想,建立长期有效的学习机制,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工会组织可以配合行政采取自培、委培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同时,积极选派思想觉悟高、有发展潜力的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其次,实行职工队伍动态管理,挖掘职工潜力。通过竞争上岗给广大职工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企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加强企业各岗位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输出和引进人才,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盘活起来,从而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的个人素质。最后,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坚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把情感融入管理,积极关注职工思想动态,关心职工生活,让职工感受到工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使广大职工群众把心和劲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推动企业提速转型发展。
    (三)持续增强企业成长的生命力 推动提速转型发展
    工会组织履行建设职能,不是替代企业行政组织管理经济活动,而是从工会的角度选准切入点,以特有的手段和方式积极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首先,找准与企业中心工作接轨的着力点。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着力点,在促进发展中追求作为。主要是建设好三个平台:一是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提供职工参与的平台。建立和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重点保证职工群众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发挥他们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制度,提供让职工知情的平台。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对厂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三是开展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提供工会与经营接轨的平台。劳动竞赛历来是工会动员职工推动经济发展的拿手好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今天,要把有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作为工会开展劳动竞赛的重点;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要与岗位自学成才相结合,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难点相结合,形成奖励和激励的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各项劳动竞赛的成果,不断激发广大员工的创造力。 例如,可广泛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增强职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养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
    其次,要把握工会的四项职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和谐企业建设中的五个作用,搞好两个维护。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在企业中拥有建设、维护、参与、教育四项职能;要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发挥作用,在构建和谐有序的劳动环境中发挥作用,在构建和谐公平的分配制度中发挥作用,在构建和谐民主的科学管理法中发挥作用,在构建和谐稳定的职工队伍中发挥作用;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使工会工作适应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并正确处理、维护企业整体利益与维护员工个人利益的关系,教育、引导广大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为实现企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而努力,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奋斗。 
    总之,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中负有重大责任。各级工会组织都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化对企业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推动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