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宣传
献身地勘事业二十年 服务陕北煤田终不悔
浏览量:1016
作者:程湖渊
来源:
日期: 2015-01-27
蒋泽泉,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现任地质灾害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队副总工程师职务。先后获得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十五”期间优秀科技工作者、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榆林市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
蒋泽泉同志1988年到一八五公司,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多件大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探报告,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充分研究榆神府地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服务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煤炭矿山开发水害防治和综合利用,在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创造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6-2009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根据榆神矿区详查与勘探成果,完成的《煤田综合勘探技术及陕北榆神矿区详查与勘探》和《榆神矿区保水采煤研究》科研成果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作为项目主要工作者,全程参加了两项成果的野外到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
2009-2012主持完成的《神南大型矿区煤炭开采水资源动态及保水技术研究》科研项目以干旱-半干旱矿区水资源的新认识为基本理念,研究了隔水粘土层在不同采动影响程度下的渗透性、起始水力梯度以及渗漏量的原位测试与室内测试技术;干旱-半干旱区大型煤炭开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分区方法以及相应的判别准则、配套技术、量化指标和不同类型区采动水资源量渗漏计算方法应用;近浅埋煤层大型煤炭开采水位下降和恢复的理论计算方法;采空区储水总量和储水历时量预计的计算方法。形成了陕北神南矿区大型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理论技术体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为榆神府煤田已探明的1339亿多吨煤炭资源开采提供了技术、以及经济生态可行的途径。也为国内外受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矛盾限制的类似条件矿区大型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同时开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该项目于2011年获得了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和201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2013-2014年他积极承担陕西省社会公益项目,先后承担完成了陕西省城固县和靖边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任务。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调查的技术水平及成果质量,充分利用了3S技术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采用集GPS、GIS和RS以及地质灾害信息于一体的地质灾害数字采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质量以及调查水平。在地质灾害体结构岩体稳定性分析当中,充分运用了赤平投影分析法查清岩体中的各类结构面及其组合关系,确定出可能的滑移面和切割面,确定可能滑动岩体的位置、规模及形态,定性地判断岩体的破坏类型及主滑方向,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调查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性,得到了省国土厅和省地调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近年来,榆林煤炭开采步伐加快,多年来形成的煤矿采空区,严重地影响着各项建设工程的安全和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为此,一八五队应社会市场急需,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专门机构应对由于煤矿开采所引发的各种灾害,蒋泽泉同志在采空区摸排、勘查、治理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他带领一班人,学习相关灾害防治规范、方法,深入野外踏勘,研究煤矿采动对地面沉降和地下水的影响规律,联合大专院校进行课题研究,拓展科技视野,足迹踏遍了神府山川大漠,取得大量真实数据。
2009年10月17日凌晨1时许,神木县永兴高庄煤矿601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当班人员27人, 24人安全升井,3人被困井下。接到地方政府救援命令后,他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制定营救方案,按照井上下对照图,准确定位,及时组织钻机从地面往巷道打钻开展救援,钻孔顺利与井下巷道贯通,成功打通了生命线,为最终成功营救3名矿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2年8月17日凌晨一点,一八五队接到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话,府谷县大昌汗乡瑞丰煤矿发生特大冒顶事故,要求我队陕北矿山垂直救援队立即出动,快速前往救援。蒋泽泉随同救援队立即赶赴现场,为援救大队献计献策,提出方案。他还带领技术人员先后完成了神延铁路榆林段采空区治理和子洲县黄土高坡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陕京天然气管线府谷压气站采空区治理、榆阳区硬地梁供水加压泵站下采空区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10年以来,蒋泽泉同志为了适应市场,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参加了省局举办的领导干部网络学习班和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勘探工程本科专业学习,在知识和管理上不断提高,以满足企业发展、地方经济和工程建设的需要。
如今,蒋泽泉同志深知,昔日的努力和取得的业绩只能代表过去。眼前,伴随全国煤炭行业下滑,地勘行业的“寒冬”已悄然来临,煤田地质市场发展空间开始紧缩的形势,蒋泽泉同志继续发扬一八五队的光荣传统,发挥地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区域优势,带领他的团队拓宽新的地质服务领域,赢得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为一八五公司的发展积极努力的工作。人生的乐趣在于创造,而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奉献,这就是蒋泽泉同志的人生追求。
蒋泽泉同志1988年到一八五公司,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多件大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探报告,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充分研究榆神府地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服务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煤炭矿山开发水害防治和综合利用,在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创造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6-2009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根据榆神矿区详查与勘探成果,完成的《煤田综合勘探技术及陕北榆神矿区详查与勘探》和《榆神矿区保水采煤研究》科研成果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作为项目主要工作者,全程参加了两项成果的野外到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
2009-2012主持完成的《神南大型矿区煤炭开采水资源动态及保水技术研究》科研项目以干旱-半干旱矿区水资源的新认识为基本理念,研究了隔水粘土层在不同采动影响程度下的渗透性、起始水力梯度以及渗漏量的原位测试与室内测试技术;干旱-半干旱区大型煤炭开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分区方法以及相应的判别准则、配套技术、量化指标和不同类型区采动水资源量渗漏计算方法应用;近浅埋煤层大型煤炭开采水位下降和恢复的理论计算方法;采空区储水总量和储水历时量预计的计算方法。形成了陕北神南矿区大型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理论技术体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为榆神府煤田已探明的1339亿多吨煤炭资源开采提供了技术、以及经济生态可行的途径。也为国内外受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矛盾限制的类似条件矿区大型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同时开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该项目于2011年获得了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和201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2013-2014年他积极承担陕西省社会公益项目,先后承担完成了陕西省城固县和靖边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任务。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调查的技术水平及成果质量,充分利用了3S技术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采用集GPS、GIS和RS以及地质灾害信息于一体的地质灾害数字采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质量以及调查水平。在地质灾害体结构岩体稳定性分析当中,充分运用了赤平投影分析法查清岩体中的各类结构面及其组合关系,确定出可能的滑移面和切割面,确定可能滑动岩体的位置、规模及形态,定性地判断岩体的破坏类型及主滑方向,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调查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性,得到了省国土厅和省地调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近年来,榆林煤炭开采步伐加快,多年来形成的煤矿采空区,严重地影响着各项建设工程的安全和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为此,一八五队应社会市场急需,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专门机构应对由于煤矿开采所引发的各种灾害,蒋泽泉同志在采空区摸排、勘查、治理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他带领一班人,学习相关灾害防治规范、方法,深入野外踏勘,研究煤矿采动对地面沉降和地下水的影响规律,联合大专院校进行课题研究,拓展科技视野,足迹踏遍了神府山川大漠,取得大量真实数据。
2009年10月17日凌晨1时许,神木县永兴高庄煤矿601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当班人员27人, 24人安全升井,3人被困井下。接到地方政府救援命令后,他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制定营救方案,按照井上下对照图,准确定位,及时组织钻机从地面往巷道打钻开展救援,钻孔顺利与井下巷道贯通,成功打通了生命线,为最终成功营救3名矿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2年8月17日凌晨一点,一八五队接到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话,府谷县大昌汗乡瑞丰煤矿发生特大冒顶事故,要求我队陕北矿山垂直救援队立即出动,快速前往救援。蒋泽泉随同救援队立即赶赴现场,为援救大队献计献策,提出方案。他还带领技术人员先后完成了神延铁路榆林段采空区治理和子洲县黄土高坡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陕京天然气管线府谷压气站采空区治理、榆阳区硬地梁供水加压泵站下采空区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10年以来,蒋泽泉同志为了适应市场,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参加了省局举办的领导干部网络学习班和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勘探工程本科专业学习,在知识和管理上不断提高,以满足企业发展、地方经济和工程建设的需要。
如今,蒋泽泉同志深知,昔日的努力和取得的业绩只能代表过去。眼前,伴随全国煤炭行业下滑,地勘行业的“寒冬”已悄然来临,煤田地质市场发展空间开始紧缩的形势,蒋泽泉同志继续发扬一八五队的光荣传统,发挥地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区域优势,带领他的团队拓宽新的地质服务领域,赢得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为一八五公司的发展积极努力的工作。人生的乐趣在于创造,而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奉献,这就是蒋泽泉同志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