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宣传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努力作好工会工作
浏览量:769
作者:杨敬敏
来源:
日期: 2013-01-31
我们学习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围绕实现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职工收入,这也是工工会工作的重点所在。
一、经济发展为职工收入提供物资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给职工会员带来实惠,也是职工会员奋斗得以实现的结果。
在国家翻番的大目标下,我局也要制定本单位的倍增计划。怎样实现这个计划?这是摆在全局领导和职工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首先要确立主业意思,干好煤炭资源勘探的同时,扩大到其他资源的勘探;其次是争取探矿权和矿业开发,增加资产性收入;第三是延长产业链,搞好矿业地质服务;第四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项目,坚决淘汰亏损项目;第五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发挥职工能动作用,实施科技创新,节约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高目标要靠高素质的职工来实现
目标和主业确定后,关键是实施,只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创造性地实现高目标。
首先要深入开展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思潮、凝聚职工共识。
其次,全面提高职工道德素质。加强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提高职工公民道德素质,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职工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职工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职工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知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第三,加强职工业务管理和职业技术培训。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对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工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知识,否则就适宜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工会组织对职工会员个人知识的更新和补充,要坚持以岗位培训为重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开展教育培训,及时满足其工作本职岗位的要求。会员要在学好本职岗位工作需要知识的基础上,力争会两门、学三门,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提高抗失业风险能力。单位行政在人员、场地和经费等方面应积极配合工会组织开展好会员职工的岗位安全技能培训。
第四,加强工会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特别是《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和《企业工会条例》,以便更好地参加工会活动,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履行好会员义务。
三、在创新管理中加强工会工作
从事工会工作的工会专职和兼职干部,代表着广大职工会员群众的利益,是职工会员与党政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广大职工群众行动的榜样和各项活动的带头人,是工会组织决议和任务的积极推行者,是工会组织开展各项群众工作、实现工会方针任务的决定力量。他们的理论、政策、思想水平和在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方面的能力,在工会内部表现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对外则表现为作用力和影响力。
首先,工会干部要带头学习好工会工作的方针和政策。要提高政治素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运用,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敏锐感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要熟悉本职业务,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法律、管理及工会基本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力求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高标准、严要求,创新管理,在工会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
其次,要搞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报告》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要求都反映在职代会和队务公开工作之中,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工作机构,要集中开好一年一度的职代会,切实履行职工代表的职责,参与决策,实行监督。
第三,必须维护最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工会组织要监督行政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职工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多渠道增加职工财产性收入。改革和完善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做到基础养老金跟上全国统筹步伐,在“事转企”中不使职工利益受损。
第四,为职工服务是工会组织的根本宗旨。《报告》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工会组织任何时候都要把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职工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在党委的领导下和行政的支持下做好职工送温暖、爱心助学、扶贫帮困工作,做职工的贴心人,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