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职工执行力
执行力的研究,起源于公共管理领域,2002年Lany Bossidy与Ram Charam所著的《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习》一举夺下该年度亚马逊商业图书销量第一宝座,之后,“执行力”开始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并且被很多企业所津津乐道,大家都希望通过对执行力的倡导来提升企业的执行力,余世维的《赢在执行》课程一度非常火爆,至今热力不减。
那么,如何提升职工的执行力,也就成为工会干部研究讨论的话题,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提升职工执行力的一些想法。
一、提升执行力的重要性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有的人成绩斐然,有的人庸庸碌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优秀者更有实现构想的能力,这就是一个人的执行力。企业亦是如此,一个优秀的企业做同样的事情,但是却比别人做得好,落实到位,更迅速,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靠的就是企业的执行力。
当组织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执行力对军队来讲是战斗力军令如山、军中无戏言,执行力关系到战争的成败、战士的生命。执行力对党来讲是执政能力,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执行力对机关来讲就是依法行政、服务人民的能力,关系责任型、效能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相关部门工作职能的履行,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
我们说:执行力对个人而言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就是经营能力,对组织而言就是凝聚力,那么,执行力无论是从团队、企业还是组织来讲,他们都离不开单位的职工,执行力最终要靠人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基层职工要具备敬岗爱业、胜任工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建立一种强烈的责任心,注重承诺,关注现实,强调结果导向。
二、提升职工执行力应掌握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制度问题: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同样,“企业之事,不难于立制,而难于制之必行”,这充分说明了制度是执行力的保障。执行力将规则条文由静态变为动态,赋予其能动性,使其在执行中得以实现约束作用,证明了自己的规范、调节能力,从而得以被人们遵守,才真正成为制度。制度是在通过其执行力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的时候才成为制度的,使其从纸面、文字或是人们的语言中升腾出来,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身边不停发生作用的无形锁链,约束、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因此,制定合理可执行的规章制度是提升职工执行力的前提。
2.工作计划问题:目标是大而化之的,目标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够得以实现,而行动需要周密的计划,工作计划与执行力。行动的依据是科学合理的计划。执行力依赖于系统的统筹方法,从进度、费用、资源和质量以及未来的控制条件等方面,都要予以充分的考虑。同时,在计划阶段就确定完备的知识沟通方式,以保障知识的有效采集和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到了执行的计划性,提高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认知能力,就等于提高了的执行力。执行力的提升需要的是在计划指导下的落实、落实、再落实!
3.信息沟通问题:良好的沟通是执行的基础。有效地提高执行力,在一般情况下首先要进行沟通,对完成目标任务取得较为一致的认同。否则,再好的决策经过执行的“折扣”,都会走样。古人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际沟通的核心,是强调要以和谐为最高原则,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善于人际沟通的职工,能够巧妙地处理执行中的难题,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同时,提升职工以及组织的工作效能。职工们一方面要做到:一身正气,心底无私天地宽;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执行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作,有效提升执行力。
4.实施流程问题:20世纪80年代,随着高科技信息社会的到来,流程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的时代。我们说,一个组织的竞争力要强,首先要有合理的流程,其次要有流程执行的能力。执行力决定了工作质量,而真正的执行力,是在不违反组织制度,严格按照流程执行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 组织想要的结果。如果没有合理的流程,组织做到一定规模后,必然会出现管理混乱、规模效益逐渐降低的现象。而如果组织有了合理的流程,却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流程不但不能为组织带来效率和效益,还会成为职工工作效率的障碍,这就是要求企业单位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流程,树立按流程办事,做到“各司其职”,分工细化,不断提升职工的执行力。
5.组织设置问题:组织设置的重要性仅次于企业单位最高领导人的挑选。对于各层管理人员来说,在一个结构设计良好的公司中工作,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并且能充分显示其才能;而在一个结构紊乱,职责不明的公司工作,其工作绩效就很难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了。结果往往变成,由于职责不清,管理人员无所适从,对企业单位产生失望乃至不满情绪,最终是企业单位效率低下,人员纷纷离开。这就要求企业在设置组织机构时要充分考虑整个组织的分工 ,职责等, 保证整个组织管理流程的畅通,使组织中的每位职工都能各尽其能,敢于担当,提升职工的执行力,激发职工的全部能量。
6.监督检查考核机制:美国IBM有一位总裁他讲了两句话,第一句说员工不会做你希望做的,只会做你检查的;第二句话说如果你强调什么就会去检查什么,你不检查等于不重视。企业单位要有科学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要不断强化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的执行力,从长远看,这就要求企业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考评,形成强有力的执行约束,对执行过程、执行结果进行监测考评,通过科学有效地监督检查考核机制,不断提升职工的执行力。
7.激励机制:即使是监督检查了,如果对执行力优秀的员工,没有奖励,对执行力低下的员工没有惩罚,那即使监督检查了又有什么用呢?好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案,管理模式固然对企业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做不到奖惩分明,是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因此,企业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企业要有一个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考评、奖惩机制,形成强有力的执行约束,对执行过程、执行结果进行监测考评,赏罚分明,所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高职工执行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8.经理人职业素养: 职业经理人,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从事企业高层管理的中坚人才。他的职责定位是以其良好的职业境界、道德修养、专业管理能力,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帮助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从而把企业不断推向前进。这就要求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管理才能、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
三、提升职工执行力的方法
1.树立目标,并加强危机意识。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微软公司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其实不然,盖茨这样说是要求员工都要有忧患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员工要改变自己浑浑噩噩、麻木不仁、安于现状、裹足不前的危险状态,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执行力。
2.磨练意志,培养毅力。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说:“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如果没有做大事的打算就算了,既然要做大事,就要面对困难和挫折,挫折越严重,你就越知道自己是要做大事的人,这样激励自己才能成功”。因此,遇到困难或挫折,要有“啃下硬骨头”的勇气和决心,绝不要轻易放弃。
3.绝不拖延,立即行动。晏子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行动未必带来好的结果,但不行动就永远不会有结果,行动,撬动梦想。说一尺,不如做一寸,想一丈,不如做一尺,任何事都立刻去做的人才是伟大的人。什么事情不怕自己不懂,只怕自己不做,边做边学,总会有成绩的,因此,要做行动的巨人。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提升职工的执行力对于企业的成功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执行力是构成企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执行欠缺,再伟大的梦想,再优秀的战略都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执行,任何优秀的战略与精彩的策划都将是纸上谈兵,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作为企业单位的职工我们要做:100%的命令执行者, 100%的立即执行者, 100%的责任承担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职工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