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论坛
发挥工会作用 构建和谐单位
浏览量:740
作者:袁品燕
来源:
日期: 2009-11-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升华。
要构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特征的和谐社会,就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和谐社会是由众多的单位、社区及其他组织构成,构建和谐社会是范围很广的范畴。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先构建一个个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家庭。
和谐单位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发展、职工富裕、管理有序、富于创新、充满活力。单位内部职工之间相互尊重、信任,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支持,干群之间以诚相待、同甘共苦,单位各项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单位领导与职工之间沟通信息渠道畅通,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及时予以解决;具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大家的付出与回报相当,工作热情得到保护、创造活动得到支持、智慧才能得到发挥、劳动成果得到肯定,使每一名职工都能人尽其才,得到尊重;单位的各项事业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具有广阔的美好前景。可以说,这是和谐单位的共性特征,也是单位领导和全体职工共同追求的理想家园。
要构建这样的和谐单位就需要干部职工在思想上有共同追求、行动上有明确目标、行为上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和谐单位建设是工会组织服务大局、履行职能的使命所在,职工群众是构建和谐单位的主导力量。因此,在构建和谐单位中就需要工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把职工群众的智慧、潜能、力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在构建和谐单位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工会组织要统一职工思想,提高职工认识,凝聚、团结力量,为构建和谐单位提供思想保证、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夯实构建和谐单位的思想基础,宣传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知识,营造和谐氛围,丰富和谐内涵。
一、发挥鼓舞士气的作用,打牢群众基础。
构建和谐单位既是一个工作目标,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建设和谐单位,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全体职工的力量,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全心全意依靠职工。
工会工作要融入大局,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活动,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在竞赛中提升单位、班组、职工的组织力、战斗力、创造力。树立“全员培训、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鼓励职工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推进职工的知识,帮助职工树立起市场、竞争、效率、效益、人才观念,鼓舞士气,激励斗志,使有利于单位经济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技术革新活动得到支持、职工的才能得到发挥、科研成果得到肯定,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让人人成才,人尽其才,使每一名职工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职工队伍充满朝气和创新精神,为构建和谐单位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打牢思想基础。
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取决于全体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工会组织要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职工努力践行20字基本道德规范,把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落到实处,逐步树立单位良好的道德形象,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营造广阔的空间、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在营造和谐氛围中,通过教育、学习、宣传等途径,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宣传建设和谐单位的目标、步骤、方法及所要开展的活动,通过实实在在的教育引导,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工作目标上来,真正做到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和谐共建,为构建和谐单位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环境。
三、发挥凝聚作用,汇集职工合力。
构建和谐单位单靠少数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和谐表现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共同意愿。事在人为,业在人创。职工团结一心是构建和谐单位的最主要因素。单位的职工人数众多,由于每个人的经历、职业、岗位、文化程度、所处环境等不同,职工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因此,工会工作首先要融入人心,工会要发挥组织网络的优势,通过了解职工的认知动机、期望等心理与职工沟通思想和情感,使职工理解单位发展的远景,进而凝聚群体合力,焕发出职工的自主创新精神,推动单位的良性发展。其次,工会干部必须心系群众,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帮助人,将心比心、用心贴心、以心换心,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切实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难事,注意和维护公平,全面了解并主动向单位领导反映,员工的诉求,特别是工资发放、奖金分配、福利待遇等利益冲突方面的诉求,使单位与职工真正互相理解。再者,工会工作要注重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团结职工,使大家为构建和谐单位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四、发挥释疑解惑作用,稳定职工队伍。
在单位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职工与单位、职工与职工之间肯定会存在一些矛盾,这对构建和谐单位的大局不利。职工团结一心是构建和谐单位的最主要因素,和谐的根本基础是人心的和谐、思想的和谐、精神状态的和谐。工会组织就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把教育职工与服务职工统一起来,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关系调整,理性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
工会组织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面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措施,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把维护职工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会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和维护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职工利益的行为。工会组织要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释疑解惑的作用,把职工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上来。
我们单位有一名职工,是个年轻的机长,钻探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因小孩上学无人接送,在年初开工时不愿意上钻机,思想情绪较大,而要求留在修配厂工作。队工会在了解到他的困难后,考虑到钻机离不开他,其爱人也在我们单位上班,进行了协调,将其爱人调到总务科上班,解决了送小孩的问题,这名机长解除了后顾之忧,高高兴兴的带领职工正常出工。
通过这件事,单位工会建立了调处职工矛盾的工作、教育、协商、调解机制,一方面,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正当要求,通过正当手段维护正当权益,解决利益矛盾,教育引导职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职工排忧解难,在工作和生活上,时时处处关心他们。单位每到酷暑严寒,都要到工地慰问,并投入资金购置活动房屋和帐篷,改善野外作业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逢年过节,队领导都要到一线施工工地慰问职工,了解他们的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安心在野外工作。这样一来,职工们在心理上理顺情绪、平衡心态,自觉维护单位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五、发挥桥梁作用,密切干群关系。
现在,职工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台的管理措施也日益增多。领导与职工之间肯定会存在一些不同认识和看法,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有不同方法,会产生一些误解,时间久了就会误解和相互不信任。政工部门的同志就要及时深入基层,深入职工,调查研究,了解、分析、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为职工们提供申诉的机会,使职工们有反映问题的渠道。一方面向职工们宣传单位的改革措施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请职工们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及时地将职工们的所思所想向领导反映,既要反映多数人的共同愿望,也要反映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使单位领导了解民情,请领导在处理问题时倾听职工意见,关心职工疾苦,多为职工们着想,多为职工们谋利益。政工部门就要在领导和职工之间建立起信任和理解的桥梁,建立起干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使领导和职工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构建和谐单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会组织要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工作机制和方式,按照“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人为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方针,坚持不断创新,在巩固中发展,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努力增强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逐步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热心为民的服务机制,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构建和谐单位的积极性,激励、鼓舞士气,团结、凝聚职工,促进公平和正义,夯实构建和谐单位的思想基础,营造以舒心、安心、爱心、齐心为主要特征的和谐文化及和睦相处、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促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建设和谐安定的地勘单位,为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点力量。
要构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特征的和谐社会,就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和谐社会是由众多的单位、社区及其他组织构成,构建和谐社会是范围很广的范畴。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先构建一个个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家庭。
和谐单位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发展、职工富裕、管理有序、富于创新、充满活力。单位内部职工之间相互尊重、信任,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支持,干群之间以诚相待、同甘共苦,单位各项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单位领导与职工之间沟通信息渠道畅通,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及时予以解决;具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大家的付出与回报相当,工作热情得到保护、创造活动得到支持、智慧才能得到发挥、劳动成果得到肯定,使每一名职工都能人尽其才,得到尊重;单位的各项事业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具有广阔的美好前景。可以说,这是和谐单位的共性特征,也是单位领导和全体职工共同追求的理想家园。
要构建这样的和谐单位就需要干部职工在思想上有共同追求、行动上有明确目标、行为上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和谐单位建设是工会组织服务大局、履行职能的使命所在,职工群众是构建和谐单位的主导力量。因此,在构建和谐单位中就需要工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把职工群众的智慧、潜能、力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在构建和谐单位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工会组织要统一职工思想,提高职工认识,凝聚、团结力量,为构建和谐单位提供思想保证、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夯实构建和谐单位的思想基础,宣传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知识,营造和谐氛围,丰富和谐内涵。
一、发挥鼓舞士气的作用,打牢群众基础。
构建和谐单位既是一个工作目标,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建设和谐单位,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全体职工的力量,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全心全意依靠职工。
工会工作要融入大局,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活动,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在竞赛中提升单位、班组、职工的组织力、战斗力、创造力。树立“全员培训、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鼓励职工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推进职工的知识,帮助职工树立起市场、竞争、效率、效益、人才观念,鼓舞士气,激励斗志,使有利于单位经济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技术革新活动得到支持、职工的才能得到发挥、科研成果得到肯定,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让人人成才,人尽其才,使每一名职工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职工队伍充满朝气和创新精神,为构建和谐单位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打牢思想基础。
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取决于全体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工会组织要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职工努力践行20字基本道德规范,把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落到实处,逐步树立单位良好的道德形象,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营造广阔的空间、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在营造和谐氛围中,通过教育、学习、宣传等途径,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宣传建设和谐单位的目标、步骤、方法及所要开展的活动,通过实实在在的教育引导,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工作目标上来,真正做到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和谐共建,为构建和谐单位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环境。
三、发挥凝聚作用,汇集职工合力。
构建和谐单位单靠少数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和谐表现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共同意愿。事在人为,业在人创。职工团结一心是构建和谐单位的最主要因素。单位的职工人数众多,由于每个人的经历、职业、岗位、文化程度、所处环境等不同,职工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因此,工会工作首先要融入人心,工会要发挥组织网络的优势,通过了解职工的认知动机、期望等心理与职工沟通思想和情感,使职工理解单位发展的远景,进而凝聚群体合力,焕发出职工的自主创新精神,推动单位的良性发展。其次,工会干部必须心系群众,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帮助人,将心比心、用心贴心、以心换心,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切实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难事,注意和维护公平,全面了解并主动向单位领导反映,员工的诉求,特别是工资发放、奖金分配、福利待遇等利益冲突方面的诉求,使单位与职工真正互相理解。再者,工会工作要注重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团结职工,使大家为构建和谐单位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四、发挥释疑解惑作用,稳定职工队伍。
在单位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职工与单位、职工与职工之间肯定会存在一些矛盾,这对构建和谐单位的大局不利。职工团结一心是构建和谐单位的最主要因素,和谐的根本基础是人心的和谐、思想的和谐、精神状态的和谐。工会组织就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把教育职工与服务职工统一起来,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关系调整,理性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
工会组织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面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措施,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把维护职工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会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和维护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职工利益的行为。工会组织要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释疑解惑的作用,把职工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上来。
我们单位有一名职工,是个年轻的机长,钻探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因小孩上学无人接送,在年初开工时不愿意上钻机,思想情绪较大,而要求留在修配厂工作。队工会在了解到他的困难后,考虑到钻机离不开他,其爱人也在我们单位上班,进行了协调,将其爱人调到总务科上班,解决了送小孩的问题,这名机长解除了后顾之忧,高高兴兴的带领职工正常出工。
通过这件事,单位工会建立了调处职工矛盾的工作、教育、协商、调解机制,一方面,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正当要求,通过正当手段维护正当权益,解决利益矛盾,教育引导职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职工排忧解难,在工作和生活上,时时处处关心他们。单位每到酷暑严寒,都要到工地慰问,并投入资金购置活动房屋和帐篷,改善野外作业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逢年过节,队领导都要到一线施工工地慰问职工,了解他们的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安心在野外工作。这样一来,职工们在心理上理顺情绪、平衡心态,自觉维护单位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五、发挥桥梁作用,密切干群关系。
现在,职工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台的管理措施也日益增多。领导与职工之间肯定会存在一些不同认识和看法,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有不同方法,会产生一些误解,时间久了就会误解和相互不信任。政工部门的同志就要及时深入基层,深入职工,调查研究,了解、分析、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为职工们提供申诉的机会,使职工们有反映问题的渠道。一方面向职工们宣传单位的改革措施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请职工们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及时地将职工们的所思所想向领导反映,既要反映多数人的共同愿望,也要反映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使单位领导了解民情,请领导在处理问题时倾听职工意见,关心职工疾苦,多为职工们着想,多为职工们谋利益。政工部门就要在领导和职工之间建立起信任和理解的桥梁,建立起干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使领导和职工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构建和谐单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会组织要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工作机制和方式,按照“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人为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方针,坚持不断创新,在巩固中发展,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努力增强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逐步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热心为民的服务机制,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构建和谐单位的积极性,激励、鼓舞士气,团结、凝聚职工,促进公平和正义,夯实构建和谐单位的思想基础,营造以舒心、安心、爱心、齐心为主要特征的和谐文化及和睦相处、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促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建设和谐安定的地勘单位,为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点力量。
下一篇:创新工作形式,建设温馨之家